快乐与痛苦相互作用机制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20年4月8日
一个心理学家,一辈子就研究快乐与痛苦,就研究不完。
一、上帝智慧。上帝很聪明,特别是创造人类这个工作。我们知道女人生孩子,在过去是鬼门关,半条命。说明生孩子的痛苦,危险。但是,生孩子的人类自我生产的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生育,人类就是灭亡。当然,在过去,每个人都知道生孩子是如此痛苦,肯定就不愿意怀孕,甚至不愿意去结婚。原始社会,人类不知道这些。因为上帝在人类繁衍上,安排了一个心理学机制,就是性生活的快乐,也就是禁果。人类总是希望快乐的,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性生活。偷尝禁果的结果,人类就不知不觉中生孩子了。自然界也是如此,很多植物的果实都是好吃的,甜蜜的,昆虫或者动物是食用这些果实以后,就不知不觉为植物传播了种子,帮助了繁殖。快乐后面,一定需要一个后果,就是我们期望的后果,不知不觉的,先快乐,后痛苦。
二、美国思考。还是在奥巴马总统在任的时候,他说为了改变美国落后的教育方法,把学习游戏化,是一个改革创新。道理很简单,小孩子喜欢玩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可以说是废寝忘食,甚至网瘾。问题是小孩子不喜欢读书,学习,因为枯燥无味,单调重复。如果把游戏的快乐,与学习的痛苦,结合起来就完美了。如果这样,以后的孩子们,就是一边玩游戏,一边就读书了,根本不需要家长,老师去管。实际上,就是我们过去说的,糖衣炮弹。把痛苦的,希望的行为,用一个快乐包装起来。快乐
痛苦。
三、家长批评。我们过去在南平市关工委给家长讲课,家长只知道奖励孩子,知道好孩子是夸奖出来的。实际上,对孩子必要的批评,也是很重要的,如何批评孩子。我们提出“三明治式”的批评。就是一个表扬,一个批评,再一个表扬。纯粹的批评,孩子难以接受。三明治式批评,孩子接受批评的可能性增加了,这样提高了批评的效率,效果。有的家长一味批评,结果是适得其反。教育孩子,需要宽猛相济,恩威兼施。快乐
痛苦 快乐。
四、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分经典行为主义,操作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其中操作行为主义影响很大,斯金纳说,给他100个孩子,他都可以让孩子成为律师,成为小偷。教育孩子就训练动物是一样的,就是奖励,加处罚。实质上,就是快乐,加痛苦,也是胡萝卜,加大棒。快乐引导行为,痛苦制止行为。
五、痛快行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人类竟然把痛苦,快乐,混合在一起的体验。如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吃辣椒也是这样的体验,实际上辣椒给人轻微的疼痛,然后产生快感。不少人说,痛并快乐着。特别在性行为中的sm就比较突出。性行为是快乐的,身体拍打,人格侮辱是痛苦的。为什么有痛苦体验呢?这些与快乐容易适应,痛苦不容易适应有关。就是说,快乐的体验,需要不断增加刺激量,才能体验到同等程度的快乐。当快乐到极点,麻烦就来了,这时候来一点轻微的痛苦刺激,也可以产生更强烈的痛快体验。随着快乐的适应性越来越强,痛苦刺激就越来越重,就形成sm的重口味性行为,所谓调教,人类的快乐痛苦体验,真有意思。轻微痛苦,强烈快乐。
六、心理比较。快乐既然是一种心理体验,那比较就肯定有的。我们家乡给新生儿喂黄连,目的有2,一方面黄连可以排除身体毒素,二是孩子吃黄连感觉很苦,就自己去找甜蜜的奶吃。吃一口苦黄连,然后喝白开水,可以感觉甜蜜。快乐,痛苦体验,往往来自比较。如积极心理学就有描述,一个普通人跟穷人一起生活,就增加幸福感,跟富人一起生活,就增加痛苦感,可以说,人类不自觉把自己的快乐,建立的别人痛苦的基础上。我过去心理治疗中,也曾经说,去火葬场,去福利院看看,因为看到别人痛苦,就能够珍惜自己的快乐。去监狱看看,看到别人没有自由,就更珍惜自己的自由。这样是比较,可能是自己跟自己比较,自己跟别人比较。我过去描述过,一个人的生活,先苦后甜,比先甜后苦,体验更好。先痛苦,后快乐,更快乐。别人痛苦,自己快乐,更快乐。
七、欲望管理。一个人想快乐,就需要除了增加快乐体验外,另外就需要降低快乐的阈值。快乐活动不是很容易的,如果一个人容易快乐,那快乐就多。痛苦也是如此,佛教认为,一个人的痛苦,来自欲望强烈,来自贪嗔痴。如果一个人降低了欲望需求,快乐就容易一些,痛苦就少一些。人总是趋利避害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太渴望快乐,太恐惧痛苦,那这样的人,反而痛苦多,快乐少。一个人平常心,生活点滴也快乐,粗茶淡饭也香甜。这一点,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幸福工作。欲望少,快乐多,欲望多,痛苦多。
八、快乐作业。我们在临床心理治疗,特别是抑郁症的心理治疗,除了药物治疗,运动疗法,放松训练,另外就是快乐的认知作业。就是总是在表达痛苦的人,痛苦更多,总是在表达快乐的人,快乐更多。前者是重复伤害,后者是分享体验。实际上,森田疗法说,日日是好日,就是这个道理。一定意义说,快乐,痛苦,都是一个人的选择,世界,生活没有什么变化。你选择了快乐,就是快乐,你选择了痛苦,就是痛苦。心理治疗,就是要求抑郁症患者,每天必须完成跟心理咨询师分享3个快乐,一个月以后,患者就开始改变了。选择快乐,就是快乐,选择痛苦,就是痛苦。
九、人生苦乐。深层次,哲学上,对痛苦,快乐,也是需要认知的。其实,生命就是生存,加死亡。人生就是痛苦,加快乐。快乐,痛苦,都是人生常态的心理体验。快乐,痛苦,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人类对快乐,痛苦,赋予了更多文化意义。人生的生老病死,酸甜苦辣,都是我们的一部分。同时,快乐,痛苦都是对人生有意义的。我们排斥了痛苦,实际上我们失去了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只有快乐,没有痛苦的人生是没有的,也是绝对不好玩的。快乐
痛苦=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