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能力训练治疗抑郁症

标签:
抑郁症自控力认知行为疗法 |
分类: 朋友佳作、作品共享 |
自我控制能力训练治疗抑郁症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9年3月22日
抑郁症可以视为一种自我调节障碍,strauman认为,最初的抑郁症状常起源于个体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重大挫折而引起的自我调节失效,自我调节失效进而累积泛化为整个促进系统和抑制系统的功能失调,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的一系列障碍。如抑郁症患者常常在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的症状,反映了孩子在趋近奖赏目标时表现出的促进系统障碍。
自我调节与自我控制的内涵相似,自我调节是指个体有意识的调节自己的行为,思想,感受指向目标的过程。自我控制是指个体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思维,行为,情绪,使之与自我目标相一致的过程。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伴随着使用而减弱,这种现象是自我控制资源损耗。当个体处在自我损耗状态时,更容易向各种诱惑,冲动屈服,导致自我控制失效。科学家把自我控制资源比喻肌肉,在过度使用以后是疲劳,休息以后可以恢复,就是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模型认为,就象体育锻炼可以使肌肉变得更加强壮一样,自控力也是可以训练提高的。过去集中在对成瘾行为的自我监控和管理,如采用卡片记录方式减少酒精摄入。自控力的训练能够为酒精成瘾带来稳定效果。自控力训练可以使用在其他人,可以改善女性青少年攻击行为,自控力训练主要是针对特定问题行为,如成瘾性,攻击性,增强对问题行为的自控力。抑郁症患者的促进系统和抑制系统的自我调节障碍,单一行为训练效果一般。抑郁症患者往往缺乏动力,难以坚持完成复杂的心理干预(心理咨询和治疗)项目,比认知行为疗法,简单便宜的行为激活治疗,也是可以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开发以行为激活为中心的自控力训练项目,试图回答问题:自控力是否可以通过系统训练得到提高?自控力的提高能否带来抑郁症症状改善?
工具使用,贝克抑郁量表bdi2,自我控制量表scs,13个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训练方法,24周训练,8周自控力训练,16周巩固训练。每完成一个训练模块和行为自控目标,就获得奖赏。每个模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如错过一次训练,进行温馨提示,鼓励单独约定时间,坚持完成训练。
自控力训练内容
时间 |
模块 |
训练内容 |
第一周 |
准备模块1 |
心理教育:自控力的概念;自控力的主要研究发现和理论模型;什么情况下人们容易出现自控失效,及如何提高自控力 |
第二周 |
准备模块2 |
行为分析:通过记日记,找出日常自我控制失效的常见原因及线索;找出自控成功的事件,分析自控失效和成功的原因及线索 |
第三周 |
准备模块3 |
目标制定:帮助被试制定个性化的行为自控目标,例如,减少暴饮暴食的次数,或者增加英语学习的时间。行为目标从易到难分级制定,需要避免过于宏大难以实现 |
第四周 |
训练模块1 |
正念冥想:每天5分钟的正念,冥想,主要为专注呼吸的训练,以及生态扫描技术。掌握接纳,非批评的态度,以及分心的处理技巧 |
第五周 |
训练模块2 |
行为训练:根据个性化的行为自控目标,坚持一项简单的行为训练,例如步数达到5000步/天,或者每星期阅读2-3篇英文短文;当前一个比较容易的行为目标达到以后,即可进入下一个稍微困难一些的行为目标;比较难的行为自控目标完成受阻时,则退回到比较容易的行为自控目标 |
第六周 |
训练模块3 |
自我监督与奖赏:帮助被试制定个性化的自我监督与奖赏计划。当行为自控目标达到时,及时进行正强化;并鼓励邀请他人帮助实施监督和强化 |
第七周 |
训练模块4 |
认知矫正:识别容易造成自控失效的认知风格,如自我批评。鼓励被试放弃自我批评,改为自我原谅,自我同情和自我肯定 |
第八周 |
训练模块5 |
改善应对:识别情绪低落时的无效应对,采用更有效的应对方式。例如,情绪低落或者压力状态时,打破“那又如何”效应,采用积极应对 |
第9-24周 |
巩固模块 |
巩固前8周的训练,并执行自我监督与奖赏计划。小组成员每个月会面一次,讨论训练完成情况,研究者帮助被试及时微调训练内容 |
自控力训练的核心是行为训练,行为训练的根据个性化的行为自控目标设定,因人而异,抑郁症患者缺乏兴趣,意志行为减退,所以需要目标制定不能过大,难以实现,目标应该具体可操作,分层次的小目标。抑郁症心理治疗脱落率高,个体心理治疗大约是18-20%,为了减少脱落,最大程度增加自控力训练的长期效果,增加了自我监督与奖赏模块,16周巩固模块。自我监督与奖赏模块的任务,是协助被试实现自我监督,同时与鼓励邀请他人参与监督,在目标达到时,及时正强化。抑郁症患者不善于自我奖赏,更善于自我批评,导致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自控力低下的原因。这个模块对抑郁症患者能否坚持训练至关重要。脱落的原因是抑郁症症状严重,并且表现促进系统障碍,难以坚持。
训练融入了抑郁症的认知治疗实践,如认知矫正,自我批评不利于个体恢复自控,甚至导致严重的召开失效,如果每次自控失效,就特别自责,甚至产生绝望,放弃的念头。是自控失败的自我控制失效。认知矫正模块任务,帮助被试识别出引起糟糕情绪和更严重自控失效的认知加工过程,并且认知矫正。一次自控失效,停止自我谴责,改为自我同情,原谅。
自我控制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并且在个体自控力提高的同时,抑郁症改善。研究丰富了抑郁症自我调节模型,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当自控力改善,意味着自我控制资源的领域一般性改善,改善可以泛化到其他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
在抑郁症,自控力训练有利于打破自我控制失效的恶性循环,改善抑郁症状。抑郁症有比较低的控制感,随着时间变化的控制感可以预测抑郁症的严重程度。自控力训练有助于恢复个体的自我控制感。过去的抑郁症心理干预,大多数从病理性角度,认知行为疗法聚焦于负性自动思维,消极应对方式,创伤治疗聚焦处理因为心理创伤引起的再体验,回报,情绪低落症状。这个研究,自控力训练,刻意忽略抑郁症患者的病理特征,聚焦在积极行为的激活和强化。训练过程中,被试逐步增加对自我控制的信心,能力。同时减少自我抑郁症的病耻感。行为激活能够有效改善抑郁症的症状,效果与认知行为疗法差不多,花费少,疗效高,容易操作。核心在行为激活,融合其他有效认知行为改善技术,如辩证行为疗法DBT,的正念,冥想,自我觉察技术,有助于个体认知,行为,情绪全面改善。
http://www.heiguang.com/uploadfile/2016/0624/201606240129553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