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人民医院患者心理疏导制度
为了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有关规定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
重要意义。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及的心理准备,对疾病的疗效有一定影响,对医患关系有积极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医院对患者共同的心理问题,特定的心理问题,采取心理疏导等措施,能够使患者接近甚至达到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可以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
服务对象。主要针对住院患者,因为疾病、住院行为等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危机。伴发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住院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康复中,心理因素有重要影响的患者。特别关注的对象有: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疾病急性期产生的焦虑、抑郁、恐惧情绪的患者,家庭重大变故的患者,重大生活事件的患者,重大手术或重要检查的患者等。
三、
干预目的。1、让患者树立信心,增强希望,积极态度参与诊疗活动;2、预防过激行为,如自杀、自伤、攻击行为等;3、促进交流和沟通,使患者能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处理医患关系;4、提供在医疗服务中的心理危机的干预。
四、
基本原则。及时干预原则,在迅速准确评估以后,采取针对性措施;鼓励患者、家属、朋友、医务人员参与心理疏导,以获得社会支持;鼓励患者自信,挖掘患者心理潜能。
五、
疏导方法。
1、
心理疏导方法。建立信任关系,形成积极、温暖、互动、正能量的医患关系;以交流沟通为主要手段,使用准确、灵活、亲切、合理的语言,分析疾病的产生、形成、发展、治疗、康复的特点;以助人自助为技巧,建立治疗信心,促进自我觉悟,开展自我调整,缓解消极情绪,建立积极认知。
2、
心理疏导实施。经治医师为主导,全面,系统,讲解疾病的规律性,诊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心中有数;尊重患者选择权,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文化程度,生活环境,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法;建立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师,共同参与的医疗模式,安全管理模式,实现患者早日康复,身心健康;积极鼓励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预期合理化。
六、
推动意见。本项工作由医院心理咨询室牵头负责,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患者心理疏导业务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患者心理疏导的意义和方法。对复杂的、困难的、严重的患者,医院心理咨询师介入心理疏导过程。医院心理咨询室定期组织,对重点科室,重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筛查,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包括团体心理辅导等,以提高效率。提供心理疏导的热线电话和微信号等,实行多元化心理疏导方法。针对患者心理疏导的开展情况,持续改进。
南平市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