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独症患者的道德判断

(2018-12-21 12:19:43)
标签:

孤独症

高功能孤独症

道德判断

推理能力

分类: 朋友佳作、作品共享

孤独症患者的道德能力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8125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有神经基础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包括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AS,雷特综合征,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未注明型。广泛性发育障碍未注明型是那些不能完全用孤独症或者阿斯伯格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个体,患者存在社交障碍,言语沟通障碍,重复行为。因为没有智力障碍,也是称高功能孤独症HFA,由于雷特子女会在,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发病率极低,研究很少。因此,孤独症谱系障碍研究一般是典型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广泛性发育障碍未注明型(或者高功能孤独症HFA)。

道德判断是个体根据道德准则或者价值基准给他人或者群体的行为和事件赋予道德价值的活动。道德判断与心理推理能力关系密切,孤独症患者的心理推理能力缺失,导致道德判断能力下降。道德判断作为重要的道德认知能力,是个体社会化的前提。

孤独症患者的道德判断能力。研究显示,孤独症患者能够进行简单道德判断,但是不能给恰当的判断理由,并且倾向于做出功利主义的判断,道德判断处在他律水平。研究显示,8-17岁孤独症患者判断校园违规行为是否合适并且说明理由,孤独症患者从功利主义角度进行判断,如老师会生气。并且对错误行为进行不明确的谴责,如那是坏的。无法提供理由。正常孩子能够更多使用抽象规则来作为判断理由。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低于正常儿童,达到自律水平比较少。孤独症儿童能够进行简单道德判断,基本道德判断没有影响,与道德违规行为比较,孤独症儿童能够认为习俗违规行为更容易接受。孤独症儿童可以完成一级道德判断(简单道德行为判断),这个判断儿童根据原始情绪就能够完成。对需要心理推理能力的二级道德判断(复杂道德判断),正常儿童才能完成。孤独症儿童进行道德判断的理由质量比较低,很少考虑主角意图,仍然可以在基本动机上进行道德判断,如辨别财产伤害,人身损害,社会习俗规则,道德规则,他们认为,与财产伤害比较,人身损害更严重。高功能孤独症的道德判断能力,失言行为是指讲话者的言语内容可能不是倾听者想要听到的或者了解的,并且对倾听者造成消极影响的一种行为。孤独症和高功能孤独症,可以判断失言行为中讲话者的言语不恰当,但是不能为讲话者的行为提供正确的理由,把讲话者失言错误的原因判断为意图羞辱,冒犯倾听者。在一些失言情境,关于讲话者的消极判断是按照人格特质(如他是坏人)提出的,高功能孤独症和孤独症可以辨别出社会违规行为,并且通过责备讲话者的冒犯行为来为失言事件提供道德判断。在囚徒困境博弈任务中,高功能孤独症和正常儿童,能够判断他人的道德品质,甚至比正常儿童,他们对坏行为的界定更加苛刻。孤独症患者常常能够对违反规则的行为做出积极反应,并且可以辨别社会不适当行为,判断其不道德或者错误。如车祸,根据司机疏忽行为的严重程度和理由对罚款程度进行判断,跟正常儿童相似。在考察对司机和受害者的同情程度,孤独症患者对具有不正当理由的司机表现更少同情。与消极意图和消极结果的行为比较,孤独症患者与正常人把中性意图,中性结果的行为判断为更道德。与有意伤害比较,孤独症患者与正常人,把无意伤害判断为更道德。

道德判断能力与心理推理能力的关系。心理推理能力是指个体依据对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来预测或者解释行为的一种社会能力。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与心理推理能力中等正相关。孤独症儿童的心理推理能力缺失,是导致孤独症患者核心缺陷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能够区别习俗违规行为(如玩弄食物),道德违规行为(如踢别人)。说明孤独症儿童可以不依赖自身的心理推理能力进行道德判断。正常儿童能够更多模仿有意行为,孤独症儿童在模仿有意行为和无意行为的概率是差不多的,说明孤独症儿童不能理解行为主体的意图,就影响道德判断的结果。高功能孤独症,孤独症儿童的心理推理能力缺失,不能正确推断他人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意图,影响了道德判断。通过对行为结果的道德评价来判断个体的有意行为,并且对故事主角行为的积极判断不受行为主体的意图,信念制约。高功能孤独症和孤独症,不能根据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把道德违规行为从厌恶违规行为中区别出来,心理推理能力受损的程度高会将违规行为判断更严重。个体在道德判断过程中常常辨别有意和无意行为。高功能孤独症与正常人对武夷伤害的判断有明显差异,与有意伤害比较,正常人把无意伤害判断为道德。高功能孤独症不能准确判断无意伤害和有意伤害的道德不同。在无意伤害的判断上,他们往往高估行为所产生的消极结果,低估行为主体的意图,不愿意把无意伤害行为判断为道德。对一个正常个体来说,失言行为只是一个基于错误信念的有意行为的一种非意向性的副产品,孤独症就把有害的副作用判断为有意,他们不能意识到错误信念的产生及情绪对结果的影响。而且在要求对社会不恰当行为,如对失言行为的判断,孤独症患者往往不能考虑讲话者的意图状态对失言行为的影响。孤独症成年人可以正确判断因果关系及非精神因素性关的过失行为,但是对有意,无意行为及那些可能,不可能导致消极结果的行为判断有一定困难。

孤独症患者的心理推理能力缺失会影响其道德判断能力。

 http://p1.so.qhmsg.com/bdr/_240_/t01c2fb23604af5c716.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