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患者的早期创伤

标签:
强迫症早年创伤童年期神经质杂谈 |
分类: 朋友佳作、作品共享 |
强迫症患者的早期创伤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8年11月12日
强迫症OC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难治性的精神障碍,可见全世界不同种族和文化群体,终生患病率2-3%,目前原因及机制不清,过去研究证明遗传因素与环境风险共同发挥作用。早年创伤及适应不良的人格特质与强迫症有关。
早年创伤包括个体早年遭受的躯体和情感上的忽视,虐待及性创伤。导致儿童形成适应不良的心理应对机制,低下的自我价值体验,不安全的人际依附关系,是异常人格形成及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强迫症患者早年有更多创伤经历,并且不同类型的早年创伤对患者的强迫症状存在不同程度影响。严重早年创伤经历导致个体发展适应不良的人格特质。在适应不良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下,早年创伤可以预测更多心理应激水平,增加精神障碍的风险。
工具使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早年创伤问卷简表eti-sf,包括普通创伤,躯体创伤,情感虐待,性创伤。NEO大五人格量表,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
结果显示,患者情感虐待与强迫症状负相关,普通创伤,躯体创伤,性创伤与强迫症没有关系。说明早年情感类型创伤比其他类型创伤与精神障碍存在更加明显的关系,早年情感虐待可能给个体带来更严重的心理应激,促进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早年情感虐待包括父母及其他重要人的忽视,嘲笑,冷漠对待。其他研究显示,童年期经历反复的中度情感虐待,重度躯体虐待,明显增加青少年患心理障碍的风险,包括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的症状。
结果显示,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和宜人性,与强迫症状明显相关。神经质个体更容易体验抑郁,焦虑,恐惧,罪感等不良情绪,宜人性个体更多表现亲近他人,有同情心,信任,重视与他人和谐交往。神经质高,宜人性低的个体,更严重的强迫症状。早年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遭受创伤性事件可能促进个体更容易发展适应不良的人格特质。
神经质人格在早年情感虐待与强迫症状之间起中介作用,情感虐待不是直接作用强迫症,而是通过适应不良的人格特质间接作用强迫症。早年创伤体验,父母忽视,他人嘲笑,导致强迫症患者人格偏差,成为强迫症的促发因素。因此,治疗强迫症,需要更多关注患者早年创伤经历,人格发展情况,及时有效心理干预,阻断疾病发生发展,提高治疗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