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毁孩子,给他发奖金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7年10月24日
上一次,我的博文讨论了“要想毁孩子,给他一手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dd9b80102xksy.html),其实一些家长有意无意的行为,也毁了孩子,我星期日在家长大学,学习心理指导公益性课程上讲课:要想毁孩子,给他发奖金。
我们许多家长的习惯行为就是孩子学习好,成绩好,就发奖金,看起来是一种激励行为,与企业管理,上班发奖金差不多。也确实是这样,给孩子一次考试成绩好,发奖金是有一定的激励这样。时间一久,需要给的钱需要越来越多,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那一天不能满足孩子的发奖金的需求时,孩子就开始厌学了。厌学大多数的原因是这个。家长感到郁闷,这不是行为主义治疗吗,给孩子胡萝卜的激励,有错误吗?
是错误的!孩子的学习行为,是需要管理,也是需要激励。我们说,每个人,包括我们的孩子都是天然有学习的动机,兴趣的,是不需要什么外界激励的,而是孩子存在内部激励系统。如果一个孩子在安全感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就一定会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求知欲,这是一种本能。就象人类一样,为了缓解未知的恐惧,就去学习知识,科学研究。其实,学习越多,未知越多,其探索欲望越强,保持人类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就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创新发展机制。孩子也是如此,只要能够动,他就拼命看世界,只要能够听,拼命要妈妈讲故事,只要能够学,他就自己开始找动漫,故事去体验,学习,读书就这样开始了。作为父母,就是顺其自然,适当鼓励即可。
孩子上学了,需要面对更加严格的管理,学习。正常情况下,孩子还是能够适应的,习惯的,而且孩子感到能够满足他更多好奇心,如小朋友交往等。当然,孩子的学习成绩肯定有好有差,有时候好,有时候差,完全是正常的波动行为。为什么我们说适当干预,适当激励就可以了呢?如果过分干预,激励,就完全使孩子的学习动机发生变化,就是使孩子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从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的内部本能,向追求发奖金的外部激励转变。就是学习是为了钱,不是为了自我成长,自我发展。时间久了,内部动机慢慢弱化,外部动机慢慢强化,如外部动机下降,失去,孩子就自然厌学了。其实,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的问题,也是这样的,只是外部动机成为分数,排名而已。
当然,我们的孩子学习需要一定程度的外部激励,但是需要可持续的外部激励,发奖金是不可持续的外部激励,短时间是强心针,长期看是毒品。企业管理也是如此,物质激励是有效的,是短效的,但是精神激励是长期的,也是困难的。发奖金是一种饮鸩止渴,简单粗暴,需要适可而止。就是孩子的学习需要激励,需要是内部激励为主,外部激励为辅,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为激励孩子设计一个靶目标很重要。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微笑,一个赞美,一个抚摸就是最好的激励。当然,精神激励也是会失效的,因此不能随便给,需要有效给,节制给,恰当给。这样的孩子,心理健康,学习优秀。
http://img3.imgtn.bdimg.com/it/u=1257568592,735545203&fm=27&gp=0.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