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生面对死亡

(2017-10-02 10:04:55)
标签:

心脏骤停

活在当下

医务人员

死亡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医生面对死亡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7年9月28日
    24日在建阳中医院,组织并且参加南平市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工作坊。期间,有一名工作坊学员,她是医生,向我心理咨询一件事。她的儿子是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在实习生期间,经历一个他亲自治疗,准备康复出院的患者,次日却突然死亡。他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面对死亡,深感生命如此脆弱,医生如此无力,甚至感到死亡的味道。回家以后,常常做恶梦,梦见自己死亡,梦见亲人死亡,甚至睡眠中突然哭醒,一种深深的死亡恐惧,死亡焦虑。
   她希望我能够帮助她,帮助她儿子。虽然她作为一个医务人员,知道医务人员必须与痛苦,与死亡打交道,患者死亡也是正常,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是,对儿子的问题,却感到无能为力,她自己也焦虑起来。她担心儿子的消极心态,影响他以后的工作状态,医生信心。
   当然我告诉她,儿子的心理状态整体是正常的,因为我也是医务人员,也是在实习生期间经历尿毒症女性患者,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死亡。那时候,我也是在谈恋爱期间。女朋友问我人生观,我脱口而出: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死亡。从此我开始我的人生观的建构,思考。那一年,我20岁。
   我告诉她,她儿子可以开始思考人生观问题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的建立,是需要一定时机的。有时候说这些问题,当事人可以若无其事。有时候在面对死亡,面对灾难等,人生陷入迷茫时候,可能正是进行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思考的最佳时机。当然,这些工作需要一个有更高的层次,更积极状态的人,给予启发,引导,是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她点点头。
   就在我写本博文前一小时,我的南平市公安局一个朋友的父亲,在我们医院急诊科,抢救无效死亡。60多岁的老人家,还在街上散步,突然心脏骤停(当然过去有基础疾病)。虽然医院急诊科医生,积极抢救,心内科主任赶来抢救,还是不能挽救。我的心情也是难受。
   我跟心内科林明愧主任一边洗手,一边说话。他是我们福建省,南平市心内科的权威专家,也抢救过不少心脏骤停的患者,可以说是起死回生。当然,更多患者是无能为力。我询问他,是不是心内科医生更多面对死亡,面对死亡是不是有更多心理创伤。他说,开始当然有心理创伤,有心理内疚。当然,在现场抢救的时候,更多是理性,是职业,这样对患者生命最有利,不能有情感,情绪。长期规范的职业化训练,能够应对这样的挑战。我感到他的意思是,保护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实际上是为了更多患者的生命安全。当然,林主任强调,我们大家还是活在当下,珍惜现在。
   其实,下午我在给医院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讲课,《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解读》,也说了我们临床医生的职业化训练,包括心理素质。因为医生是需要与痛苦,死亡打交道。教师是与快乐,成长打交道。医生需要更好的心理素质,更好的职业训练,一方面对患者充满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对医学高度理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