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医院缺药,患者利益受损?

(2017-05-26 09:13:02)
标签:

医改

药品供应商

医院

患者

分类: 我看世界、每日一图

福建医院缺药,患者利益受损?

吴剑

2017526

   最近一段时间,福建各大医院普遍缺药,断药,患者叫苦不迭,医生无可奈何。包括我的一个亲戚,过去经常吃的一种药物,也是很平常的药物,现在各大医院都没有了,只能选择一种进口药物替代,而且价格还高。这是抗抑郁药物,可以说是人命关天啊。

   事情的起因大约是这样的,福建全面推进和深化医改,新成立了医保局。是把过去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合并管理。与美国的医疗保险公司一样,属于医疗费用的支付方(中国的95%以上人员,都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在医、患、险三方中,属于强势方,因此权力很大,同时担负医改的重任,自然责任也大。

   医保局成立,改革任务繁重,第一个举措就是管紧药物,建立统一的药物管理平台,全面负责药物的目录、采购、定价、管理、支付等。也就是说,医院必须在这个平台上采购、医生必须在这个平台上开药、患者必须在这个平台上用药、厂家必须在这个平台上卖药。这个改革的思路是明确的,也是正确的。第一个明显效果,就是各家医院的挂床(虚假住院)病人没有了,大约减少了10%的所谓住院病人。但是,这个政策也带来了明显的副作用,就是各家医院缺药,断药,平均达到过去药物品种的50%左右,目前,一段时间过去了,似乎没有马上缓解的迹象。

   医院的药物是医生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关系到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在过去,医院的药剂科,医院的药物供应商,都是不敢怠慢,万一因为缺药,断药导致患者死亡等严重事故,医院是需要负责的。由此可见,目前的药物情况,令人悲观。网络上,有的人调侃通知说:广大患者,目前暂时别生病,因为医院没有药,等医院有药了,再生病不迟。看起来是调侃段子,实质性是在强势的医保管理部门面前的无奈。难道,患者生病是可以自己选择的吗?目前因为缺药,断药,各医院患者住院数也下降了10%左右。

   需要提醒医保管理部门的是,改革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改革方案需要周密,需要科学,尤其是需要考虑患者的根本利益,全社会都是要以患者健康利益为最高利益。改革在考虑患者长远利益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患者的眼前利益。中国医改任重道远,难度古今中外未有。有时候,好心办坏事的情况还是有的,几年前,中国曾经一个省的医改政策出台,结果引起患者的强烈反对,不得不收回,影响和延迟了改革的全面推动。我们必须对每个改革政策进行风险评估,这是基本常识,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要有应急预案,有备无患,这样才能把改革带来的风险,阵痛,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可以说,医院在医保管理部门面前是弱势群体,但是患者永远是上帝。

   事情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为什么医改如此艰难?甚至曾经有一个领导说:在医改方面,政府花了很多钱,费了很大劲,为什么患者还是不满意?我们应该承认,中国目前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大家好的改革已经没有了。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在中国目前还在攻克阶段。所谓医改进入深水区,实际上就是医改进入了各方面利益的深度调整期,剧烈博弈期。切分蛋糕的事情比较容易,拿了别人奶酪就困难了。据业内深喉分析,本次缺药事件,实质上是医改管理部门,与药品供应商的剧烈利益博弈的表现。医改管理部门需要的是,把药物的不合理价格水份挤干,使药物的价格回归正常。但是,各大药品供应商,也是非常强势,资金雄厚,资源丰富,背景很深,当然在既得利益面前,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甚至宁可放弃福建市场。如果福建市场的药品价格被大幅度下降,那全国的药品价格,就呈现多米诺骨牌式塌方,此役也是志在必得。

   许多事情,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硝烟四起。有可能,此问题不是福建省一省之力能够解决的。唯一的方法,还是双方从暗斗,转向台面上的理性谈判,最大努力取得各自利益平衡点,看他们的智慧了。实现双赢目标估计困难,避免双输也是必须的。谈判的结果,有可能深刻影响中国未来医改的政策走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