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患纠纷统计数字有差异
吴剑
2017年3月4日
据说,国家卫计委和国家司法部,近几年来,关于医患纠纷的发生数量的统计学数字有差异,其基本规律是,卫计委统计报告显示医患纠纷数量下降,司法部统计报告显示上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
【口径不同】就是我们对什么是医患纠纷,其定义是不同的,差异的。这样就导致,就是同样的事件,不同部门的认定结果是不同的。这样的误解很多,就象中国和美国在南海的航行自由就明显存在认知差异。所以,心理咨询师国家标准制定者郭念峰老师说,科学的事情,基本概念最重要,在一门科学的基础的基础。就象我们目前的定义,是医患纠纷,还是医疗纠纷,就存在差异。秦始皇的伟大贡献就是车同轨,书同文,他老人家聪明。所以,科学需要标准化。
【目的不同】中国的统计缺少独立性,因此其可靠性存在质疑。如许多地方统计,往往服从于政治,所谓统计出成绩,成绩出统计。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往往向统计灌水,使统计数据失真,也就导致领导决策失常。卫计委希望医患纠纷数字下降,显示其管理成绩,司法部希望医患纠纷数字上升,显示其工作重要。就象过去的纪委为官员腐败犯罪数量而焦虑,腐败多了,说明管理不力,腐败少了,说明反腐不力。所以,统计需要避免政治的人为干扰。
【途径不同】就是医患纠纷的报告途径是多元化的,有卫计委途径,司法局途径,法院途径,公安局途径,医患纠纷调处中心途径等。途径不同,流程很长,到最后差异性就越来越大。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其好处就是避免信息堵塞,但是坏处也是明显,就是信息失真,就是到底那个信息是真实的。领导就云里雾里,决策困难。象美国的情报系统异常发达,大约有20多个情报体系,总统决策就累了。毕竟一切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前提条件就是信息的真实性,中国在这些方面还是任重道远。
http://img0.imgtn.bdimg.com/it/u=3844094669,2408703731&fm=23&gp=0.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