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音乐与心理健康

(2016-09-01 11:00:32)
标签:

音乐

心理健康

演奏

聍听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音乐与心理健康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6831

   Q来自大城市,也是我的来访者,马上就要去上大学,而且是音乐类艺术学校,因为他喜欢音乐,他父母理解,支持他。我也跟他谈了音乐与心理健康。

   根据调查,大学生中,艺术(包括音乐)、体育类专业的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很低。而物理系,数学系等理工科的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比较高。这至少说明,音乐,运动等,具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小q选择音乐专业,对他的心理健康有好处,他过去准备选择财务类专业,相对不利。

   音乐为什么具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呢?因为音乐具有情绪表达的功能,当然也具有理念表达功能,如爱国主义。神经症,或者情绪障碍患者,具有情绪表达功能问题。他们是错误的,幼稚的,变态的,极端的情绪表达。心理治疗就是让他们学习健康的,积极的,和谐的,准确的,充分的情绪表达方式。如森田疗法的为所当为,就是做快乐,意义的事情。音乐是人类表达情绪的重要手段,如果神经症患者学习,掌握,实施了音乐的情绪表达功能,大约就是健康的。我过去心理咨询一个高中生,他因为掌握了吉他的表达方法,结果很快度过了失恋的心理危机。

   音乐表达情绪,层次也是有不同。我们说的音乐治疗,包括几个层次。背景式表达(酒店里面的背景音乐),聍听式表达(这是大多数音乐治疗的方法,也包括音乐会),演奏式表达(水平需要高一些),作曲式表达(音乐专业人员的表达方式)。越是高层次音乐,越能够充分表达情绪,当然困难就越多。他的音乐系的大学生,如果经过努力学习,强化训练,还是能够用高层次方式表达情绪,他明白自己学习音乐比其他人多了一层意义。音乐就是这样,是心理健康的工具。这些与作家的笔,画家的笔,是异曲同工。这些,与唐朝诗仙李白一样,他只是用诗歌表达失意的情绪。

   当然,如果他是一个音乐专业的大学生,音乐不是纯粹为了心理健康,自娱自乐,而是可能成为职业。如果想成为职业,那他的音乐作品,就需要得到别人的共鸣。所谓共鸣,音乐作品能够表达他人的情绪,产生体验之体验。当然,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音乐作品产生的共鸣者多,经济效益就好,同时也是说明音乐作品表达能力强,准。过去的优秀音乐作品,往往表达的是一种信念,现在的音乐作品,往往是表达的一种情绪,因为现代人心理压力确实大,是音乐帮助他们获得和维持心理健康,也是一种保健品,一种药物吧。

   事实上,伟大的艺术家,往往都是有心理障碍,音乐家也是如此。也许他们与正常人更加不同,更加触摸到人生的极限,用更加极端,更加尖锐的方式,表达情绪,表达生命,特别是那些永恒的主题,生存还是死亡,象贝多芬。他是一个神经症患者,也是对快乐和痛苦体验更多的人,是否能够有更深层次的表达音乐的方式呢?如果他对生命的意义,人生观问题有了成长性认识,也许能够。

   当然,音乐的音高,音调,音色,节奏等,都是音乐不同的表达情绪的技术,这些具有文化传统的影响。如西方音乐,中国现代音乐,节奏是固定的。中国的古代音乐,不规定节奏,完全靠演奏者自己把握,其表达空间更大,这也是中国音乐的魅力。

   我不懂音乐,大约只能跟小q说这些。  

   音乐与心理健康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