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

(2016-05-28 15:30:51)
标签:

老年人

生活满意度

社会支持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6528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是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社会关系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积极影响,老年人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家庭关系(配偶,子女关系),非家庭关系(朋友,邻居,社会团体的关系),可以从接触频率,社会支持,关系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家庭关系一直是我国老年人重要的社会关系。在孝道文化影响下,子女照顾老年父母是一种传统的道德规范,也是一种法定的义务和责任。实际上,直到上世纪末,与子女同住仍然是中国老年人最普遍的居住方式。家庭关系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密切习惯,在家庭关系中,与成年子女的关系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尤其重要。

   与家庭关系比较,非家庭关系在西方研究受到更多关注,近代工业革命对西方社会的家庭结构带来巨大的冲击,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从上世纪中叶开始的核心家庭化,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三口之家的居住方式,而老年人甚至是高龄老人也更愿意选择独立居住的方式。因此,朋友,邻居等非家庭成员成为西方老年人重要的非家庭社会关系。研究显示,与朋友接触更多的老年人比与家人或者子女接触更多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高。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多样化或者朋友多的老年人精神状态最好,而社会关系网络适限或者只有家庭支持的老年人,精神状态最低。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推进,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与西方社会相一致,不与子女同住的空巢现象(国外也称独立居住)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趋势。在家庭结构由过去的大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的同时,我国老年人与晚辈的关系,以及传统中的孝道文化也在发生变化。当代中国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权威性角色正在弱化,子女比较少征求和接受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绝对遵从父母已经不再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规范。

   关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大多数关注家庭关系的作用,而西方更多强调非家庭关系的贡献。中美文化差异研究显示,感知到家庭支持与中国老年人心理幸福感(更少的孤独,抑郁)的关系更加密切,而感知到朋友支持对美国老年人的心理幸福感更加重要(中国人以后的老年人,朋友带来的幸福感越来越重要,笔者)。中国目前研究不多,在家庭结构和传统文化观念变迁的背景下,家庭关系是否仍然是我国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非家庭关系是否也能够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值得研究。

   研究社会关系方法也是不同,有的重视社会支持方面,对家庭关系研究多,对非家庭关系研究少。对社会支持的研究,只重视接受支持,忽视了社会支持的相互性。不同的社会关系方式(接触频率,接受支持,提供支持,关系质量)。

   工具使用老年人社会关系调查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

   结果显示,老年人社会关系的各方面(接触频率,相互支持,关系质量),呈现稳定的层级关系,就是配偶关系,子女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朋友,邻居,同事关系,和社区,社会团体,政府关系,符合护航模型的预期。不同的社会关系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复杂。

   子女关系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密切,子女支持越多,关系质量越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越高。子女关系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作用受到婚姻状态的影响,就是无配偶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子女关系的作用比非家庭关系更大,有配偶的老年人,子女关系的作用相对非家庭关系更小一些,无配偶老年人,与子女接触的频率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不明显,可能是无配偶老年人往往与子女同住,这样日常接触的频率对生活满意度影响不大,小于朋友等非家庭接触频率的影响。

   为什么子女关系对无配偶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更大呢?主要原因:受到传统孝道文化影响,及法律规定,我国成年子女负有照顾你长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养老资源比较薄弱,对督导师无配偶老年人,成年子女是他们唯一的依靠,生活满意度也是受到个体目标和预期的影响,无配偶老年人对未来比较低的预期,更容易获得比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相对子女关系,配偶关系是更重要的家庭关系,研究显示,配偶关系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作用影响最小。过去研究显示,配偶支持影响夫妻依恋。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更高,与配偶同住的老年人情绪幸福感更高。丧偶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最多。与配偶的想可能主要影响老年人的情绪满意度,对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比较小。

   非家庭关系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很密切,控制家庭关系影响,非家庭关系能够正向预测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非家庭关系中,只有接触频率,关系质量(不是接受支持,提供支持)能够正向预测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可能是因为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因此非家庭支持行动子女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小。国外使用任务特异性模型解释,认为朋友之间的交流通常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讨论的话题也是更开放,朋友之间的互动更多涉及一些由快乐需要驱使的娱乐活动。

   国内对非家庭关系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研究比较少,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重视社会支持方面,与家庭支持一样,非家庭支持多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高,香港研究显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家庭支持作用明显,非家庭支持作用不明显。北京市的老年人,比香港的老年人幸福感更高,并且社会网络更大,说明国内老年人更大的社会网络带来的朋友接触频率和相互支持的增加,是他们有更多幸福感的主要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政府主导的社区建设也是提升国内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很大贡献。

   家庭关系中子女关系和非家庭关系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关系密切,子女关系和非家庭关系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对作用比较复杂,子女和非家庭关系仍然能够预测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对有配偶的老年人,非家庭关系作用更大,对无配偶的老年人,子女关系作用更大。说明在传统家庭结构和孝道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子女关系对中国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仍然贡献重要,同时与西方社会一致,非家庭关系对我国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也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