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2015-12-04 10:53:39)
标签:

眼见为实

心理学

心理咨询

吴剑

分类: 人生随想、人生疗法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5124

   江苏师范大学杨耀东老师的讲课,值得回味,特别是一些案例,故事。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利用现代化妆技术,把一个人的脸弄得极其恐怖,这个人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脸,也是非常恐怖的(大的刀疤等)。然后,要求这个人进入人群,他回到实验室写心理体验报告,报告说:他在别人的眼光里,看到的是恐怖、厌恶、怜悯。这时候,让他照镜子,其实他脸上很正常。因为化妆技术,在他脸上使用了保护层,在他进入人群前,恐怖化妆就烟消云散了。一个人都是用自己对自己的眼光、态度对待自己,并且也认为别人也一定使用这样的眼光、态度对待自己的。自己觉得自己丑,才感到别人认为自己丑,关键还是他自己的心理世界。

   在现代科学,客观事实可以研究,主观事实也是可以研究。主观事实的研究就是心理学,1966年,中国的心理学被砍,认为是唯心主义,其实这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我们也做了许多唯心主义的事情。别人怎么样看自己,受到自己的主观事实影响,这些就是心理学的思维方式。一个人进入办公室的时候,看到两个人在嘀嘀咕咕咬耳朵,当发现这个人进来的时候,两个人马上离开,非常神秘。当这个人,离开办公室,在办公室走廊里,又看到另外两个人嘀嘀咕咕的,看到这个人也是马上分开。这个人马上顿生疑窦,如果仅仅是怀疑,没有去行动还好。最悲惨的事情发生了,其实科室同事只是想给这个人3天以后的生日,秘密策划,准备给他一个惊喜。可惜,2天后,他与同事却成为了敌人……。

   我们还认为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吗?我们可能需要怀疑自己感觉的真实性了。有时候,我们的眼睛是最常见欺骗我们自己的,大部分的错觉都是这样发生的,我们能够相信我们的眼睛吗?可能还是需要眼看,手摸等,才能确定。

   一两棉花,一两铁,那个重。这个问题有意思,如果当事人蒙上眼睛,戴上手套,分别放在两个手上,结果是当然的。这就是棉花之困惑。所以,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感觉,往往比了解真理更重要。有时候,我们的交通安全措施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感觉不好,效果就不好。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