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时空
心理时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2,192
  • 关注人气:48,9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萨克族老年人的幸福感

(2015-07-28 08:53:10)
标签:

情感

主观幸福感

老年人

哈萨克族

幸福感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哈萨克族老年人的幸福感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5728

   主观幸福感swb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3个维度组成,反映个体的社会功能和适应状态。2012年,新疆60岁以上老年人240万人,比例达到11%,新疆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哈萨克族人口156万人,占新疆7%。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民族地区,是中国贫困人口的集中地,在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多关注和提升农村少数民族的主观幸福感,是实现我国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目标的基本保证。

   工具使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社会支持量表ssrs

   结果显示,农村哈萨克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处在中上水平,可能与该群体传统的民族文化及伊斯兰宗教文化有关。未患慢性病,在婚,社会支持量表得分高,个人年收入高,子女经常回家,宗教参与频繁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高。

   慢性病是影响农村哈萨克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慢性病和负性情绪相互促进发展,严重影响主观幸福感,疾病的反复发作及治疗效果不显著带来的身心的痛苦极大降低了生活满意度,提示当地政府迫切需要进一步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习惯,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性别因素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哈萨克族男性老年人能够通过参加清真寺等社交活动获得更多非正式支持,女性老年人在家诵经,做礼拜等履行宗教义务,生活重心放在家庭,认为自身为家庭牺牲多而不满于男性对家庭的疏于照顾,因此幸福感降低。

   家庭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构成单位,也是承载和实践民族文化的主体,在婚农村哈萨克族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非在婚者,并且与老伴,子女同住,仅与老伴同住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高。由于夫妻之间生活上的相互照护和精神说的互相支撑,子女对父母的关心和照护能够减少其孤独感,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哈萨克族老年人大多数与小儿子共同或者就近居住,可见亲子支持对提升幸福感有极大促进作用。

   子女经济支持情况并不影响老年人幸福感,这些与其他不同,可能与农村哈萨克族老年人自足意识比较强,深受淳朴的伊斯兰文化观:怡然自得,乐天知命的影响有关。新农保,新农合等中央惠民政策给农村地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主观心理上也带来一定的安慰和积极影响。

   伊斯兰教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体,其教义要求人们相亲相爱,民族团结。通过共同的宗教仪式,创造了穆斯林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信赖的气氛。哈萨克族老年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其中91%有宗教参与行为,并且不同参与频率与老年人幸福感有意义。说明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宗教参与,比较强的宗教委身,不仅使得家庭内宗教交流所营造的氛围有利于完成对与主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体验,而且扩大了老年人的社会网络及社会参与,帮助老年人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从而增强幸福感。

   新疆农村哈萨克族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处在中上水平,并且受慢性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从个人,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配合,促进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