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突出贡献奖”候选人业绩材料(刘志宏)
(2015-06-28 13:55:48)
标签:
军事刘志宏武警部队心理部队 |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
推荐“突出贡献奖”候选人业绩材料(刘志宏)
刘志宏(1954.9-),武警警种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交通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军事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武警部队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军事心理学专家。
执着追求,在军事心理、交通心理方面的教学科研成绩斐然
作为一名军人,刘志宏教授立足部队,发挥心理学专业的特长,努力探讨和解决部队心理工作新问题。在部队开设《基层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武警心理学》、《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军人心理卫生》、《心理战》、《潜艇心理学》、《军事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等多门课程,深受学员欢迎。
从事的军事心理学研究多项成果被部队推广应用,创新的军队汽车驾驶员测评技术、国家军用标准和仪器,经总后勤部推广到全军各军兵种,大大减少了军车交通事故,促进了部队安全稳定;积极参与创建的武警山东总队心理工作经验,推广到武警部队和全军,使武警部队心理疾病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先后主编心理学教材8部、撰写心理专著26部500余万字,主编国家军用标准2部,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2项,全军教学成果奖3项,创新的心理测量和心理干预方法,有5项成果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2次;先后被评为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银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年被评为军队优秀人才一类岗位津贴和武警部队专业技术一类拔尖人才。目前主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全军级研究课题2项、武警部队科研课题2项。
大爱无言,身体力行为武警官兵开展心理援助与支持
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刘志宏教授没有固步于研究室,只埋头做研究,而是积极地把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为部队建设服务。秉着高度的革命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刘志宏教授多次团结带领大家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先后为部队心理讲座几百次,心理测评十几万人次,心理咨询两千余人次。在参加抗震救灾、奥运安保、藏区维稳、上海世博等重大心理救援行动中,努力探讨和解决部队心理工作新问题,多次受到集体立功或嘉奖。她以感人的行为成为众多基层官兵的心灵天使、"知心妈妈"。
责无旁贷,从"三尺讲台"走向执勤一线
刘志宏教授的身份是一名高校教师,同时,她也是一名军人。当武警部队担负多项急难险重任务时,刘志宏教授能临危授命,在上级的支持下,多次介入其中,为部队圆满完成任务作出了贡献。 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的当天,刘志宏敏感意识到,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官兵时刻面对生离死别惨状,心灵必然受着强烈刺激,心理抚慰异常重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刘志宏教授仅用3天就编写出《抗震救灾官兵心理自我调适》手册。手册被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组织印刷出版后,很快送到了抗震救灾部队,为官兵进行预防和医治心理疾患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抗震一线的30多个日日夜夜,刘志宏带着工作组共为6个支队的3000多名官兵提供了心理援助,帮这些抗震勇士抹去心灵上的阴影,轻装上阵,出色完成了各项救灾任务。 此外,刘志宏教授还多次参与国家重大事件的心理援助工作,突显了一名军人心理学家的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