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青年英才奖”候选人工作业绩资料(王华容)
(2015-06-27 13:54:01)
标签:
南通大学同志心理健康大学生英才奖 |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
推荐“青年英才奖”候选人工作业绩资料(王华容)
王华容(1980.10—),女,湖南株洲人,中共党员,博士,江苏南通大学心理学科研人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交通分会秘书,南通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一、热爱心理、积极科普,投身公益,提升自我
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人员,王华容同志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心理学的科普宣传活动。在担任南通市心理卫生协会的理事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交通分会的秘书期间,王华容同志积极组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每年组织协会会员参加南通市文明办组织的3.5号雷锋日组织广场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等活动,产生了一定社会效益,获得市民的认可。同时,该同志还根据消防支队、监狱等单位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安排相关心理专家进行心理服务,提高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自己也多次为服刑人员开展情绪管理方面的心理健康讲座,获得好评。
该同志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响应单位组织的各类募捐活动,并多次自愿参加义务献血,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完善自我。2012年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聘为专家库科普专家。
二、党员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深受欢迎
作为一名党龄逾15年的中共党员,王华容同志一直坚持以优秀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准备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虚心向前辈教授学习。该同志先后承担了《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实务(学习专题)》、《心理学科研方法》、《人际关系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在课程教学中,该同志能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灵活安排教学方式,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该同志运用团体辅导的方式,通过活动参与让大学生体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心理健康的维护;在《心理咨询治疗与实务》课堂上,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心理咨询知识服务于中小学教学实践等,这一灵活应变的授课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
同时,该同志在南通大学长期兼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面对来访求助的大学生,能够秉承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地对待,并及时与其辅导员、同学沟通和联系,切实帮助受困的学生减轻心理困扰,提高生活质量,得到学生认可。另外,该同志还热衷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工作,积极接受各院系大学生的邀请,为大学生开设“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沟通技巧”等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王华容同志关心热爱学生,从思想上和学业上指导帮助学生。自2007年来,一直在教育科学学院担任应用心理系大学生的本科生指导老师,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指导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王华容同志还热心指导大学生的课外实践。2011年担任教育科学学院孙丹、吴洁、周晓辰、董雪飞四位同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指导老师,指导他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在课题选择、研究方法运用、研究对象选择等方面对他们提供细致周到的指导和帮助,本次指导的项目《长途客运驾驶员心理健康调查与服务》荣获教育科学学院优秀活动成果,该团队也荣获优秀团队。王华容同志被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南通市委等评为2011年南通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二、潜心科研,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初显成绩
王华容同志主要从事特殊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研究,该同志热爱科学研究和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科学精神,学术态度严谨,工作作风踏实,注重业务学习与自身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先后参加或主持交通部、市厅级和校级等课题数项。参与国家标准《职业潜水员心理选拔方法及评价》的制定;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南通市哲社课题《构建生态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应用》的研究并顺利结题;作为主要负责人负责省交通科技项目《长途客运交通事故预防中心理预防技术的应用研究》的课题采样及数据分析;目前主持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一项。工作六年来,先后在《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国职业医学》、《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航海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篇,其中核心期刊9篇。
在南通大学工作的9年来,无论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还是一名协会工作人员,王华容同志都能比较出色地胜任。先后获得 “南通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南通大学优秀党员”、“南通大学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