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声音
吴剑
2015年4月22日
一个人说话,可以读出许多内容出来。除了说话本身的内容外,能够听出弦外之音,那就是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了。当然,这些大多数是经验决定的,其实也是有规律性可以把握。有时候,弦外之音更加重要,更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真实面貌。
我过去写文章说过,痛苦的人,往往声音比较大,幸福的人,往往声音比较小。那么,收入与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规律性呢?
一部分情况是正确的,一个单位加工资,发奖金,往往是没有加工资,奖金少的人,痛苦的声音特别大,而加工资,奖金多的人,幸福的声音特别小。同样,我们社会生活中,收入低下,生活困难的人,往往抱怨声音大。收入富裕,生活奢靡的人,往往比较低调。当然个别人是另外。
情况不完全是这样的,收入还是需要看来源。最近股票市场整体不错,大部分人的发财了,这些人的声音就特别大,说自己水平,请大家吃饭,好像希望全世界都知道一样。一部分人亏损了,这些人的声音就低了许多,行事谨慎了,说话低调了。好像是投资失败,深刻反省一般。
同样是收入的情况,为什么收入高,低,与声音的高,低,其变化这样复杂,我们可以进行分析分析,我看还是与心理归因有关。一个人的收入,如果与自己的水平、智商、运气,努力有关,收入的增加,往往一个人的声音就大,以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收入的减少,往往一个人的声音就低,避免别人误解为自己的水平低,智商差,运气臭,不努力。炒股票就是这样的情况。
一个人的收入,如果与国家政策,社会公平,分配制度等非自我因素有关,如果收入的增加,一个人的声音就比较低,得到了一个不应该得到,并且如果大声说话,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收入了。如果收入的减少,一个人的声音就特别高,抱怨社会,抱怨单位,抱怨领导,以发泄痛苦,期望改变。发奖金就是这样的情况。
所以,因为收入与声音的关系是不同的,如果炒股票发财了,大多数人喜欢与别人分享快乐,吃饭,喝酒,社会消费就增加。如果发奖金少了,一部分人的抱怨声,骂娘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单位领导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往往不是去考虑使分配制度更加公平,而是吃大锅饭,皆大欢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