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治疗心理障碍是违法行为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5年3月3日
前天,我应邀为福建心理咨询精英QQ群,做开坛主持,讨论热烈,效果不错。个别心理咨询师,始终想不通为什么国家不允许心理咨询师治疗心理障碍,甚至愤愤不平。我反复解释,苦口婆心,最后我干脆说:心理咨询师治疗心理障碍是违法行为。
心理咨询师服务范围是针对心理问题。这是《精神卫生法》规定的,法律规定了心理咨询师不得做什么,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心理咨询师服务对象是心理问题,不是心理障碍。心理问题是正常人面对的一些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人际关系,工作压力,个人成长等问题和困惑。而心理障碍(也称精神障碍)是一类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症等,严格说这些属于心理治疗师的服务范围。心理治疗师有资格去解决心理咨询师的服务范围问题,而心理咨询师不能倒过去,就象医院高级职称的医生可以去解决普通疾病,一般医生就没有权力解决复杂疾病,如果做了,就是越权,出现了问题,就是违法。当然,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的服务范围,有时候也不是特别明确,如精神分裂症的后期康复,心理咨询师可以在心理治疗师(或者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帮助活动。
心理咨询师是评估行为不是诊断行为。既然心理咨询师服务范围是心理问题,那就是一个问题评估行为。医生(包括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等疾病,是诊断行为,这是诊断权(心理咨询师没有诊断权),是国家严格培训,严格控制的一种权力,与处方权差不多。评估行为是一般判断,诊断行为是法律意义。评估行为错误,一般没有什么法律责任。如果诊断行为错误,如误诊,漏诊,如果出现了严重后果,是需要付法律责任的。所以,医师的诊疗行为的记录,是法律文件。
心理咨询师是帮助行为不是治疗行为。在判断以后就需要处置,心理咨询师是咨询行为,帮助行为,而心理治疗师是治疗行为,如开处方就是处方权,做手术是处置权,而且这些权利在医师还是分等级的,如处方权有一般处方权,麻醉处方权(主要是精神科药物)。心理咨询师是咨询帮助行为,是一般人都是可以做的,没有什么法律责任。
为什么国家要这样进行严格界定,当然这也是国际通行惯例。因为医学是一个极其严肃,面对生命,非常复杂的科学体系,现代医学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系统,严格的训练,是不能从事医学服务工作的,人命关天,非同小可。一般本科学制是4年,医学院是5-7年,如果从事精神科,还需要经过专科3年以上的培训。而一个国家心理咨询师,读3本书,通过国家不是特别严格的考试,就开始服务了,这些能够比吗。心理咨询师,医师当然都是国家职业名称,职业考试。但是,医师的职业考试是一个强制性行为,心理咨询师是一个非强制性行为。也就是说,没有医师证而去行医,就是非法行医。没有心理咨询师证,而去咨询帮助别人,没有什么关系,出现错误也不会承担法律责任。有时候,心理咨询师就是一个志愿者,一个社工师,一个牧师,一个街道老太太。
为什么一些心理咨询师对这样的国家制度有抱怨,主要还是法律意识薄弱,甚至自命不凡,有时为了利益。个别人认为,心理障碍的诊断、治疗很容易,没有专家说的那么玄乎,甚至随意就想推翻具有理论根据,经过科学检验,无数血的教训,产生的一个体系;个别人认为,心理咨询能够解决心理障碍的问题,甚至包括精神分裂症,孤独症(一个心理咨询师说他使用系统家庭排列治疗好了孤独症,真是奇谈怪论)等,主要是他们没有真正接触到精神分裂症,即使接触了,个案不能说明问题;个别人认为,心理咨询是万能的,严重夸大其作用,扭曲其功能,要么就是为了宣传自己,要么就是为了经济效益,要么本身就是心理障碍患者。
说到经济利益,个别心理咨询师受到驱动也是正常,但是任何行为必须依法。扩大服务范围,夸大服务作用,不仅伤害别人,也是伤害自己。说实在话,心理咨询是服务范围比精神科医师的服务范围广泛得多(就是一个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就够忙活了),可以说每个人都需要心理咨询帮助。为什么大路不走,非得走小路偏道。每个人都需要职业化训练,需要职业化意识,管理职业化风险,心理咨询师治疗心理障碍是违法行为,还去铤而走险,实在不可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