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的伦理决策风格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5年1月23日
所谓决策风格,是指个体面对决策情境时一种习得的,习惯化的反应模式。它不是人格特质,而是一种以习惯为基础的对特定决策情境以某种方式反应的倾向。Harren认为决策风格是一种制定决策的习惯,是对接受或者反应基础制定任务的个人特征模式,是管理者在决策的制定,问题解决及在组织中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体现;eisenhardt认为,决策风格的不同来自个人在信息收集,信息使用倾向上的不同;driver认为决策风格是通过学习所养成的思考习惯或者是制定决策的方式。决策风格分类,schwartz认为一理想选择模型,有限理想模型,有最优化决策风格,满意型决策风格。Harren认为理智型,直觉型,依赖型。Mitroff认为决策风格在信息收集阶段分理智型,直觉型,在决策阶段分逻辑思考型,感受型。Hunt认为有分析型,直觉型。Scott认为有理智型,直觉冲动型,依赖型,逃避型,并且制定了决策风格问卷。其他领域决策风格,消费者决策风格,领导者决策风格。
心理咨询的伦理决策,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伦理问题,分析依据相应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所可能导致的不同后果,并从中选出一种最合适的方法,以求解决面临的伦理问题的过程。心理咨询伦理包括,对使用有效的干预的足够的知识,技能和判断力;尊重来访者的尊严和自由;负责地使用咨询师角色中固有的权利;行事方式致力于提升公众对咨询的信心。
工具使用,一般决策风格问卷gdms,包括4类型。伦理情境问卷,根据《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公众伦理守则(第一版)》,选择6个伦理原则及问题:1、胜任力与无伤害;2、保密与青少年伦理;3、双重关系与避免非法使用;4、知情同意;5、隐私权与保密性;6、价值中立。情境1(是否同意转介对咨询师产生强烈正移情的来访者);情境2(咨询师同意校长的要求,准备定期向来咨询的某中学生的班主任和家长汇报该学生的咨询情况);情境3(中学生同意和来访者一起合作投资);情境4(是否告知来访者另一位心理学家对其进行儿童监护能力的评估有严重错误,而这可能会影响法官对来访者孩子抚养权的判决);情境5(中学生丢失了记录有来访者情况的笔记本电脑,打算不告知来访者这一情况);情境6(咨询师因为对同性恋问题感到不舒服,打算转介前来咨询情感问题的同性恋来访者)。
结果显示,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决策风格为理智型,从业时间与直觉冲动型负相关。这些不意外,因为为了充分理解来访者的叙述,问题及症状,尤其是隐藏的叙述,问题及症状背后,并且支配着它们的被压抑的愿望与动机,咨询师需要具有良好的分析推理能力。说明人们在做出重大决定时常常不完全依赖于某种特定风格。年龄与各决策风格负相关,年龄与理智型,依赖型,逃避型负相关,说明年龄长的咨询师的决策风格不明显。年龄长的经验可以使其能够更加全面的概念化决策情境,从而比年轻的做出更好的选择,说明年龄长的咨询师的决策方式更多是受具体情境影响,而比较少受到固定的决策风格影响。
结果显示,咨询师对情境2、3、5、6伦理决策态度比较一致,对情境1、4,分歧比较大。情境1分歧认为,支持者认为,咨询师需要明了自己对专业帮助者的影响力,尽可能防止损害信任和引起依赖的情况,因此需要转介;反对者从来访者获益角度看,有强烈的正移情可能拿出来讨论,也许可以成为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契机。咨询师因为来访者的反对而改变自己的决定,会鼓励了来访者的这种强烈反应,甚至导致正移情更加强烈,最终不利于咨询的顺利进行。情境4分歧认为,在中国比较少有心理学的评估结果会直接影响法院判决,这种陌生情境可能是造成咨询师分歧比较大,并且确信度最低的重要原因。相对熟悉的有成熟应对方式的情境来说,对陌生情境的反应更能够看出咨询师的伦理思维模式。根据5级伦理思考模式,分别是奖惩导向,机构导向,社会导向,个人导向,原则或良心导向。回答类似“不参与此类行为,避免麻烦”,属于奖惩导向;回答类似“该行为不属于咨询范畴”,属于机构导向;回答类似“尊重法院权威”,属于社会导向;回答类似“与之前的咨询师进行交流,求助行业协会”,属于个人导向;回答类似“从来访者的立场考虑,真诚沟通”,属于原则或良心导向。研究显示,大多数是2-5级导向。
依赖型决策风格的咨询师,在情境1、2、5,更倾向于同意情境中咨询师的选择。说明他们在决策中倾向于寻求他人的建议和指引的特征一致。但是不意味着依赖型咨询师不称职,他们不是简单同意,而是有条件的。如情境1,他们同意来访者的要求,停止转介,继续咨询。并且在未来咨询过程中要向来访者解释移情反应的情况;要通过督导帮助自己更好的处理此情境;生硬的结束咨询,对来访者是一种伤害;如果发现自己确实不能胜任,那就跟来访者解释清楚,帮助来访者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咨询师。如情境2,同意校长和老师的要求,通报其青少年来访者的早恋问题的咨询过程。依赖型咨询师需要强调,通过来访者一般情况没有问题,如果涉及隐私,需要保密;向来访者坦诚校长和家长的要求,并和来访者讨论如何向校长回复;先答应下来,但不要给确切的保证说应对可以做到什么;如果可以的话,咨询师可以做孩子和家长的沟通桥梁。如情境5,同意咨询师不向来访者说明自己丢失了保存有咨询记录的电脑一事。依赖型咨询师需要强调,努力找回自己的电脑,尽量不声张;咨询师应该先去报案,通过公安部门寻找电脑,必要时告诉来访者;如果咨询记录涉及敏感的法律问题,或者记录的内容会被得到记录的人用于妨害来访者,就应该告知。依赖型咨询师不是无视伦理规范,而是尽量采取一种能够满足各方需要,比较稳妥的措施,但是这些必然对咨询师的胜任力提出更高要求。
咨询师整体表现比较强的伦理意识和比较一致的伦理态度。依赖型咨询师,选择能够满足各方面要求,比较稳妥的决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果过分妥协,很容易越界进而违法伦理规范。对于咨询师来说,意识到自己决策风格给伦理决策过程中带来的优势和不足,将有助于提高咨询师在具体情境中的伦理决策水平,做出更加有利于来访者的决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