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拿别人错误惩罚自己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5年1月7日
L女士是在姐姐和老公带领下来心理咨询的,她姐姐之前还来过询问,l女士也是比较配合。
大约3个月前,l女士出现了表情发呆,偶有幻觉,睡眠不好。在一家精神病医院,没有明确诊断,开了许多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使用剂量也是比较大),因为出现明显副作用(如脖子硬),又换了一家精神病医院继续门诊看,也是药物不少,情况改善不明显。估计这些医院诊断是精神分裂症,从药物可以这样分析。
仔细询问情况,她丈夫有兄弟3人,丈夫是最小的儿子。兄弟3人都去南方一个大城市打工,l女士也陪同丈夫一起去,丈夫起早贪黑工作,压力比较大,l女士照顾丈夫工作,照顾孩子读书。家里的房子就是公公婆婆看着,随便也帮助两个哥哥带孩子。因为工作压力比较大,前年夫妻决定回南平市,重新工作,重新生活。此时,公公婆婆和两个哥哥的孩子,还是在她家生活,于是产生了摩擦。L女士认为,他们可以去两个哥哥家生活,自己一个小家庭生活比较好。L女士的公公脾气不好是有名的,开始辱骂她,活很难听。L女士老公也是知道父亲脾气不好,蛮不讲理,但是都是亲人,他不好做工作,l女士认为老公不向自己。公公整整骂了她一年,不仅骂她,还骂l女士的母亲,说她是二婚,不是好女人,l女士更加难受,加上l女士身体不好,性格内向,不能发泄,去年9月终于发病了。生病以后,l女士的姐姐,母亲,老公非常关心她,曾经去福州市一个庙宇做法事,情况没有改善。药物治疗,l女士也是能够配合。
针对她的情况,我提出一些建议:一是诊断问题,我初步诊断是应激障碍,有明显的心理创伤事件在前,并且比较持久,加上性格缺陷,应对问题产生的心理障碍,因为应激障碍的症状群是比较广泛的,甚至包括妄想,幻觉,当然这些症状不是系统的。为什么精神病医院诊断精神分裂症,主要是从症状学角度评估,没有珍惜询问疾病史,再说药物治疗比较简单,心理治疗的医生比较累,形成了一种职业习惯;二是药物治疗,应激障碍也是可以使用药物治疗,主要还是对症治疗,如果出现妄想和幻觉,可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比较小,时间比较短就可以了。所以,我建议她减少目前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就可以了。其他可以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三是心理治疗,正确认识疾病,是一种心理障碍,大多数人在这样的心理创伤情况下往往出现问题。树立治疗信心,应激障碍是可以治疗的,同大多数灾难后心理创伤,失恋后心理危机差不多,其预后是比较好的,而且比精神分裂症预后好。加强心理治疗,需要自己去发泄情绪,调整心态,积极行动,封建迷信是没有用的,药物也是暂时作用。行为调整情绪,如运动,兴趣爱好,培养交往等;社会支持重要,在人生出现危机时,家人支持是重要的正能量。宽容对待别人,公公婆婆是长辈,他们的问题是难以改变的,我们只能适当隔离,我们还是需要尊敬,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我们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