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调整医疗收费价格
吴剑
2015年1月4日
去年底,参加南平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会议,南平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建斌谈为什么要进行医疗收费价格调整,有关资料整理给大家参考。
投资医疗收费价格,1、破除以药补医。医改需要破除以药养医的问题(严格讲应该是以药补医,90年代进行的医改,因为政府财政十分困难,如何解决医院生存和发展问题,政府给政策,无资金,政策就是以药补医,就是在药品采购价格的基础上,加15%的利润),以药补医的实施,带来许多问题,医院为了得到利润,不断增加药品使用量,增加了患者负担,增加了医保的负担。以药补医政策结果形成医院为药商打工的局面,真正得到利益的是药商,医药代表,严重扭曲了经济价值。2、预防医疗腐败。同时,破除以药补医,也可以预防医疗卫生行业的腐败。3、杠杆推进改革,调整利益关系,整体不增加医院,患者,医保的负担,实现三方共赢,减少的是药商不当利润。
改革的方法,1、降低药占比,在公立医院实现药品零差价销售后,因为医院的药品利润下降,医院在药品上的逐利动机下降,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控制医院的药占比。目前,南平市医院的平均药占比是41-42%,三明市改革以后下降到28%,如果南平市公立医院通过1-2年控制在31%,就可以增加10%的利润空间,这些可以大部分弥补医院因为药品零差价政策导致的利润下降;2、防医保出险,目前南平市是福建省地级市唯一医保出险的地区,要大幅度增加医保收入是不可能的,要实行省级医保统筹还是需要时间,只能调整医疗收费价格。医院减少从药品、医技检查的收入,适当增加诊疗,护理,床位收入,这些要求医院加强内部控制。同时,政府给医院的补助按照经常项目进行调整,就是以后医院的基本建设,购买设备按照经常项目进行。南平市进行的医疗收费价格调整,范围比较大,涉及2353个收费项目,这样可以大幅度稀释局部价格调整,带来的剧烈波动,减少价格冲击。通过价格调整方案的测算,患者的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都有所下降,所以价格调整是收费的机构性调整。过去的大型设备,检查费用偏高,现在下调了,减少医院对大型设备和检查的依赖。增加了诊疗,护理,手术,床位,中医等项目的收费价格。政府在调整后,会密切观察实施情况,适当的时候进行微调,以进一步完善医改的价格政策。
本次价格改革是有升有降,中医的项目增加大约40%,手术项目增加大约35%,各种类型的医院,以后的收入有一些变化,整体还是平衡的。
为了确保本次改革的顺利进行,医院要加强与医保的衔接工作;医院要加强改革政策的宣传,要在科室进行宣传贯彻,要加强对患者的政策宣传;医院要密切关注收费情况,做和测算和对比工作;医院要对改革后的情况进行评估,并且提出改进意见。
《南平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送审稿)摘要:
理顺服务价格,体现医疗价值
根据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调整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鼓励医院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合理收入。按照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比例,拉开不同层次,不同等级医院之间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差距,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保障县级公立医院提供相对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补偿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解决公立医院价格补偿问题,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合理把握结构调整,综合诊疗类主要考虑补偿劳务成本,以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医技诊疗类通过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价格,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抑制医院过度检查;临床诊疗类充分考虑医疗服务项目的知识技术含量,难易程度和风险系数等;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通过提高成本补偿,体现国家的政策扶持,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发展,逐步建立科学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