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公立医院改革政策解读(二)
吴剑
2014年12月30日
主要任务:
一、创新体制机制,合理配置资源。落实“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突破看病难瓶颈。
1、
整合联合并举,提高整体效应。
(1)
武夷总医院。南平市第一医院,南平市第二医院,南平市妇幼保健院,闽北卫校,南平市儿童医院,南平市人民医院等。统一规划(盘活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规模,明确定位,突出,形成网络),统一管理(制度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统一服务(影像检验中心,药品招标中心,信息管理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后勤服务中心)。
(2)
医疗联盟。县域医疗联盟。
(3)
医疗联合体。跨区域,跨规模医疗联盟。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患者不动专家动。
2、
加强规划引领,医院科学发展。
(1)
明晰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医院类别,数量,规模,特色。明确发展规划目标,任务,政策。
(2)
合理把控公立医院规模。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规模适度。
(3)
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医。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元化。鼓励医养中心,医疗旅游,健康园区。发展健康服务,健康旅游,健康文化,道地药材,环境旅游。
3、
改革采购办法,降低药品价格。成立南平市药品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制定《南平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阳光操作,公开竞价。
二、
推进分级诊疗,提升服务能力。
1、
着力政策引导,促进分级诊疗。发挥价格,医保支付比例的杠杆作用。
2、
着力先行先试,启动多点执业。
3、
着力帮扶配套,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人才培养储备,科研学科建设,医院基本建设。
4、
着力打造平台,信息共享应用。
5、
着力规范诊疗,推进临床路径。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
6、
着力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水平。人才引进政策,医生培养规范,定向人才培养,人力资源下沉。
三、
落实政府责任,优化办医环境。
1、
明确政府责任,落实投入政策。明确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导向,妥善处理债务。
2、
取消药品加成,完善补偿政策。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财政补偿,医院分担3方面补偿。
3、
健全医保政策,改革支付方式。促进医院管理,提升控费动力。利用支付比例杠杆,引导患者合理分流。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困难居民重特大病救助制度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4、
改革人事制度,制定优惠政策。使人才招得进,留得住。
5、
结合行业特点,改革分配制度。实行院长目标年薪制,建立医务人员薪酬体系,隔断与药品耗材利益关系。
6、
理顺服务价格,体现医疗价值。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
四、
规范医院管理,促进健康发展。
1、
探索治理结构,创新管理制度。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落实公立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政府负责规划医院发展,负责设立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负责公立医院监管和指导安全防范系统建设。
2、
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运行机制。一目的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运营效益;二重点医疗服务公益性,医务人员积极性;三健全科学高效决策执行机制,规范有序竞争机制,客观公平考核机制;四强化医院成本责任制度,规范核算财务会计制度,安全效率质量管理制度,以人为本人事分配制度。
3、
完善绩效管理,加大正向激励。
4、
强化成本核算,有效利用资源。
五、
服务监管并举,确保公益性质。
1、
强化行业监管,严格依法执业。
2、
实行信息公开,开展社会评议。
3、
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患权益。
4、
优质高效服务,改善就医体验。完善合理住院,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
5、
行使政府指令,承担社会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