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费用总额预付制倒逼医院改革
吴剑
2014年11月20日
随着中国新农合政策的全覆盖,增金额,中国民众大约98%都享受了医疗保险政策的红利。医院的业务收入,与医保和新农合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医院收入与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与医疗保险的监管水平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象美国一样,医院不得不与医疗保险直接面对面打交道,不得不接受医疗保险的强势管理,存在着利益深度博弈。作为医疗保险机构,主要还是为民众健康服务,防止费用出险,提高民众报销水平。但是,面对大量的患者,巨额的清单,医学的专业,虽然医疗保险机构出台政策,加强检查,严肃处理,面对医院的利益要求,还是难以为继,疲于奔命。因为医疗保险机构属于强势机构,于是,一些医疗保险机构对医院实行强制性医疗保险费用总额预付制管理。其好处对医疗保险机构是不言自明的,同时,对医院形成巨大挑战。
一是倒逼医院改革,1、医院需要从收入总量追求,调整为收入结构(医院利润追求),因为总量限定了,医院只能不断提高利润率,来解决医院人员工资,医院发展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医院对科室和医生的绩效管理体系发生变化;2、医院需要大幅度强有力控制药品收入和药品比例,因为药品收入的增加,不能使医院利润自己同步,只能增加医生的灰色收入,这样必然影响药品企业的收入和利润;3、医院需要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治愈水平,尽可能使用比较低的成本,比较简单的手段,来实现比较高的治愈率;4、医院大型设备,昂贵检查的需要还大幅度控制,不仅是因为政府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标准,也是因为这些设备成本巨大;5、医院需要控制所谓挂床病人,这些病人为了开药,不去门诊治疗,而是挂床住院,降低病人个人成本,实际上大幅度降低了医院利润,虚拟住院患者不符合医院利益;6、医院需要减少住院患者,增加住院患者的费用含金量。同时,积极增加门诊患者及费用,因为门诊治疗是患者自费的(据说,医疗保险机构,也取消医保的门诊费用部分,门诊患者竞争更加剧烈)。这样,也减少了医院拼命扩大规模的冲动;7、因为自费病人,外地病人的费用不受医疗保险机构限制,而这些病人受医院影响力,疾病治愈率的影响,医院需要积极争取,如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
二是带来了副作用,1、医院年初多收病人,年底不收病人,因为医疗保险机构的总额一定,超过总额部分,医疗保险机构拒绝支付,那么这些住院患者的费用,就可能医院出钱治疗,医院不会这样傻;2、患者满意度问题突出,如病人想住院,医院却要其门诊治疗。病人想多开药物,贵药物,医生会拒绝要求。病人认为病没有治疗好,医生说已经治疗好了。病人不想出院,医院要求患者出院;3、影响和限制医院发展,因为大多数医疗保险机构核定医院年度总额费用,往往是根据上年情况决定的。如果医保和新农合交费水平不改变,医院收入就不提高,医院发展就限制。而且这样对不同医院,没有实行差别化管理,一家医院医疗水平,服务态度越来越差,医疗保险机构仍然给医院许多费用。一家医院医疗水平,服务态度越来越好,医疗保险机构仍然给少许费用,就是说患者没有了医院选择权,影响其就医自主权,对医院和患者都是不公平的,特别对好医院更加不公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