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态

(2014-09-15 10:13:03)
标签:

情感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态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491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对患者及其照料者都有深远的影响,照料者的付出和生活质量问题在疾病负担中占有重要比例。其照料者包括父母,配偶,同胞及成年子女,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期大部分在15-35岁,因此年轻患者的照料者主要还是父母。照料者在患者治疗过程会根据自身思路有各种应对决策(治疗形式,医院类型,药物品种),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预后,研究是未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应对决策进行讨论。

   家庭成员罹患精神分裂症给其成员带来很大主观客观负担,文化敏感性也是一个问题,东亚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在疾病负担中有作用,就是什么体验会被视为负担。

   方法使用解释现象学,来源于现象学,通过评判性和直觉地思考人类存在来寻求真实,在定性研究中主要是发现日常个体经验,对个体内部体验进行描述和解释,强调意义感,会聚焦与发生在访谈者身上的事件是如何被感知和赋予意义的。

   求医过程包括对症状进行判断,选择治疗方案(求助对象的选择,医生选择和药物选择),评估治疗效果;周围信息影响包括周围例证,亲友影响,病耻感;家属反应包括家属情绪(对子女状况和治疗的担心,自身情绪),疾病归因和自我解释(疾病归因如发育,疲劳,家庭因素。自我解释),角色差异。

   子女罹患精神分裂症对于父母是巨大的冲击体验,父母作为子女的监护人需要做出很多的应对决策,也要承担决策结果。和其他医疗行为一样,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不存在神奇的干预方法,医务人员会基于临床经验和现在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帮助,但不能绝对保证患者的恢复。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即使在经过现在的充分治疗时,也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处于比较低的功能水平,要显著低于其他精神疾病的预后。另一方面,专业人员也容易将家属视为有责任的一方,从早期精神分裂症样的母亲,到后来高情感表达假设都是如此,即使是生物医学取向的神经发育或者基因假设,也是家属不容易接受的位置。所有疾病都有着某些道德上的含义,具有某种隐喻,但是相比较其他躯体疾病会将责任归为患者个人,精神疾病会被更容易归咎于父母。

   研究主题是求医过程,周围信息影响,家属反应。这些主题可以被认为是对患者住院这个事件的深度理解。子女生病后,父母从来不是外在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会对各种信息进行判断,做出符合他们内在逻辑的应对决策,并且根据结果来对选择进行调整。

   在专科医院住院是求医过程的一个结果,大多数精神分裂症还是会在专科精神病医院,也会有比较长的住院治疗时间。每个城市都有精神病医院,既是日常取笑的对象,也是具有极高的公众知晓率,家属会知道如果真是疯了,上那里去治疗最好。患者父母也是如此,一方面相信研究者所在专科医院,另一方面又有巨大的病耻感。在医院住院后,家属感到放松,也有自责。英国的照料者是更多愤怒,他们的愤怒来源于英国医务人员会让患者过早出院,或者延迟住院。照料者还是有备选方法,如综合医院,中草药治疗,超自然,心理咨询等,在专科医院医生看来家属这样做是自找麻烦,但是家属作为理性人,他们的选择存在应对的内在合理性。他们会根据治疗效果和周围建议调整现在的治疗方案,治疗依从性一直是专业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自我照料和管理是精神分裂症长期治疗的推荐方案,如果专业人员能够提供更多相关细节信息,这样加强治疗联盟,短期家属教育能够增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短期结局,而持续5年的家属教育能够增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中长期结局。

   周围信息影响是一个比较容易为专业人员忽视的主题,专业人员大多数会高估自己对于患者及父母的影响,专业人员认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反映了客观现实和自然秩序,患者应该服从和遵守这些知识和要求,但是事实并非如此。3个亚主题周围例证,亲友影响,病耻感。周围例证给父母的行为提供了支持和参考,这些例子比专业人员的医学话语更鲜明,而且这些例子的确可能真实存在的,也即并非只有现代医学唯一这种方式,对于精神分裂症这种多因素影响的疾病尤其如此。亲友影响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因素,常常认为华人是人际关系取向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际距离比西方近,一方面亲友给予罹患家属更多支持,另一方面也有更多影响。研究发现责任感是华裔照料者重要的内心体验,这种责任感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角色。华裔比非华裔更倾向于心理上或者道德上解释,而非遗传或者基因的解释,后患者被认为是对整个家族的冒犯,这和华裔传统上的家族取向有冲突。这种倾向一方面带来更多自责,增加不确定感,另一方面也会驱动患者有更多责任感。病耻感是被研究多的主题,照料者的病耻感是连带病耻感,父母认为子女罹患精神分裂症,自身有很大责任,这些导致主观负担感的增加。

   父母反应,大多数父母都是试图竭力帮助子女,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帮助的结果如何,在巨大压力下,他们有各种心身反应,如失眠,抑郁,焦虑,身体不适。担心各种细节,担心自己的决策正确与否。内疚和指责是整个过程中最常见的情感,互为表里,一些躯体疾病有明确的原因和解释,但是患者仍然可能会问“为什么是我”这样的问题,在精神分裂症这种多因素疾病更是如此,因此家属会非常需要一种自我解释,这些容易被专业人员忽视。台湾家属更倾向于用业障解释,用宿命论来消除内疚,获得心理的平静,类似于中国人说的命不好。一些家庭的内在调节系统比较好,能够比较快建立新的平衡,有的不能。患者的父母,常见的是父亲比较疏离的位置,母亲往往有许多抱怨,这种情感隔离并非只有坏处,如果母亲被太多情感干扰,甚至焦虑,父亲仍然能够提供家庭的基本框架,如经济支持。瑞典研究证明,父亲会在悲伤和适应中寻求平衡,他们也会在家庭外寻求一种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