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交际中性别偏好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4年8月7日
由于一些原因,存在着单性别或者性别比例差异悬殊的特殊群体,如部队,监狱,海员,一些院校,这种男女相对隔绝状态可能造成心态上的变化,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研究结果显示,大约有60%的女大学生与男女交往没有明显的性别偏爱,也无特殊心态,愿意与男性或者女性交往比例相当。但是在女子学校,男女交往没有明显性别偏爱的比例明显下降,超过1/3的女生更愿意与异性交往,同性交往只能作为一般朋友,18%的人认为与同性交往不如与异性交往愉快,只有11%的人愿意与同性同学交往。
在愿意与异性交往的原因上,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是主流因素,女子学校的女生愿意与异性交往认为是社交需要,感到安全感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大学,而感到愉快的比例明显减少,说明女子学校的女大学生更愿意与异性交往是出于心理需要,寻找一个依靠。
女子学校的女大学生60%认为同性恋是少数人的正常行为,如果好友的同性恋,大约1/3人无所谓,友谊仍然。50%的女子学校女大学生认为如果家庭有同性恋者,能够泰然处之。这些比例大大超过一般大学。认为同性恋是性变态,违反道德,罪恶行为的比例明显少于一般大学,说明女子学校女大学生对同性恋是宽容和理解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男女交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单性环境中(只有一种性别或者性别比例差异极大),与异性交往十分困难,可能导致他们心态的变化。在一般大学,大约6成女大学生与男女交往没有明显性别偏爱,无特殊心态。在女子学校,交往中没有明显性别偏爱的女生明显下降,尽管在现实中与同性交往的比例高于异性,出于心理需要,寻找安全感,更加渴望与异性交往。通过教育,通过学校交往,交往心态得到改善。
一般大学的女大学生认为同性恋是性变态的占77%,但是女子学校女大学生的看法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长期在单性环境中生活,尽管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现实生活却造成他们不能顺畅与异性交往,转而只能与同性交往,因此对同性恋更加宽容,理解和尊重;由于她们处在一个单性环境中,会更加注意和了解同性相关信息,如同性恋,那么社会上对同性恋态度的转变对她们的影响可能就更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