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助力新南平市
吴剑
2014年6月6日
南平市即将搬迁回建阳市,这是一个庞大,系统,复杂的工程。也考验南平市官员、民众的智慧。
早在几年前,《闽北日报》建设新的办公楼时,我就曾经说过,办公楼时代已经过去,能否管理创新呢?《闽北日报》社完全可以取消办公楼,每个领导和记者发一辆汽车,一部手提电脑,一部数码相机,就可以解决全部问题。来了客人,就可以在餐厅吃饭,茶楼见面。可以节约土地费用,节约建筑费用。当然,他们没有听我的建议,毕竟办公楼是一种权力象征,就是中国人也认为购房是财富的象征。
南平市搬迁回建阳市,土地需要巨大,政府投资巨大,人员流动巨大,管理成本巨大,如果再按照传统思路搬迁,我看领导需要换头脑了。一是政策限制,自从中央“八不准”政策实行以后,全国各地纷纷停建办公楼,领导办公室也从大改小,所以,新南平市的办公楼一定不能大,最好是没有,就是有,也是一个综合性办公楼就可以了;二是网络南平,新南平市完全可以全力以赴建设一个网络南平,虚拟南平,就是办公楼越来越少,政府工作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包括办公、会议、文件等,都可以实行网络化,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减少了会议交通费用,减少文件传送费用,可以减少因为搬迁过渡时期的两地办公室的办公成本。同时也把更多的土地用在公共服务,企业使用上;三是智慧城市,南平市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在这些方面投资一些,可以提升南平形象,改善服务方式,降低服务成本,形成城市亮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