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性别平等的团体心理辅导

(2014-06-02 10:48:48)
标签: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儿童性别平等的团体心理辅导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462

   性别刻板印象尤其是性别不平等意识在小学阶段最为明显,对儿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为他人选择玩具、欺负问题,对职业的认识。专家发现7岁以前的儿童对性别的成见是僵化的,8-9岁时,儿童对性别的认识开始变灵活。8-12岁儿童会根据获得信息主动调节自己对于性别角色的认识。因此对8岁以下为主体的小学三年级儿童进行性别平等教育是可行的,而且对儿童以后宣传正确的性别认知意义重大。性别平等教育包括两性的自我了解(了解性别在自我发展中的角色),两性的人我关系(探讨性别发展与社会文化互动的关系),两性的自我突破(建立和谐,尊重,平等的两性关系)三大核心能力指标。

   性别平等教育内容的核心是性别角色,研究显示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双性化是个体同时具有明显的男性与女性性别特质。双性化的个体在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主观幸福感,学习成绩,亲和性,安全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单一性别角色模式有优势。双性化个体对两性差异更加包容与认可,发展双性化教育有利于消除儿童性别偏见。

   工具使用儿童性别平等概念测验cgect,包括认识性别角色发展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了解自我身心状况;适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不受性别的限制;意愿了解不同性别者的各种意见;了解家庭的特质与每个人的义务与责任;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性别角色;

   干预方法,为性别平等概念发展辅导,属于自我成长和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目的是让儿童学会尊重两性差异,建立性别平等概念。心理辅导是每周一次,每次活动1.5小时,共8次活动。研究持续10周,第一周进行前测,十周进行后测。通过对性别平等教育成员观察访谈,根据性别平等教育3个核心能力,双性化理论和实践经验,针对性确定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和内容,每次辅导活动首先进行热身活跃团体气氛,集中团体成员的注意力,使团体成员投入团体活动,同时引出辅导主题。然后用游戏,绘本讨论和角色扮演方式,在接纳,支持,开放的团体氛围中调动成员参与性和互动性,发挥团体辅导领导者作用,提高团体辅导的效果。(绘本材料是传达性别平等教育意义的图画故事书,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阅读,资料来自性别平等教育网站http:www.gender.edu,tw/?open)并且进行筛选,包括《灰王子》,《顽皮公主不出嫁》,《奥利弗是娘娘腔》,《朱家故事》。

   儿童性别平等教育团体辅导方案

单元

名称

目标

活动内容

1

团体建立了

建立团体,确立团体规则,形成对自我的初步认识

梅花朵朵开;团体的承诺;10“我是谁”

2

原来“不一样”

认识到性别差异,觉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了解特质并不局限于特定性别

谁来挑战;灰王子;顽皮公主不出嫁

3

尊重“不一样”

尊重性别差异和社会多元化现象,学会用不同眼光欣赏他人

大风吹;奥利弗是娘娘腔

4

我的玩具我做主

初步了解性别平等的概念,认识到在玩具的选择上不受性别的限制

轻柔体操;玩具礼物;玩具新主人

5

家务活谁来做

消除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分工,不受性别限制

掷骰子;朱家故事

6

将来我能做什么

打破在职业上的性别偏见见刻板印象,明白两性在工作上都能有杰出的表现,了解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不会限于性别

你拍拍,我拍拍;我的志愿;杰出的他人

7

想说就说

学会不受性别限制适当表达自己的意见,感觉,尊重两性在沟通过程中平等的表达机会

花样握手;我想说

8

明天我做主

重视团队中不同性别的贡献,学习两性之间互动与合作,团体辅导结束

兔子舞;五毛和一毛;分享;团体辅导结束

研究显示,基于双性化理论的性别平等概念团体辅导能够促进儿童对性别平等的思考,对儿童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建立性别平等意识,提升性别平等概念有积极促进作用。取得效果的原因:一是8岁左右的儿童认知水平处在具体运算阶段,他们逐步克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性和社会观念采择能力方面在加速发展阶段,儿童会根据环境中的信息调节自己对性别角色的认知,以形象生动的活动来帮助儿童建立抽象的性别平等概念的前提条件;二是研究证明学校教学和课程对儿童心理双性化的形成影响很大,团体辅导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建立轻松环境,增加男女同学的接触和合作机会,如“谁来挑战”-男女生掰手腕比赛,活跃气氛,增加投入度,儿童认识性别差异,同时意识到并非男生力气就一定大;如“玩具礼物”,是通过情景模拟表演,让儿童切身体会在玩具选择上可以不受性别限制,完全依据自己的喜好;如“我想说”,男女辩论赛的游戏,让儿童不受性别限制畅所欲言,让大家学会尊重两性在个体过程中的平等表达机会;三是干预材料的选择,使用既生动活泼,又能够传达性别平等教育意义的恰当的绘本,避免了教科书隐含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儿童造成的潜在影响。小学教材人物设计中有独立身份的男性95%,以社会型,事业型为主,女性为5%并且大多数是配角,主要出现在传统家庭场境中。选择干预材料应该避免。

干预后,在愿意了解不同性别的各种意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性别角色,了解家庭的特质与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没有差异。可能原因:一是测验效果误差;二是家庭对儿童早期性别角色社会化起奠基作用,其影响大于团体辅导;三是活动设计不理想。

性别平等概念团体辅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是要营造轻松,自由,安全的氛围,这些是团体辅导取得比较好效果的先决条件;二是领导者要秉承性别平等信念,警惕言行不当;三是领导者要引导学生讨论,对错误的性别观念要及时进行适当的评价和矫正,防止一些儿童急于知晓故事结果而忽视故事的主题;四是领导者要采用引导学生朗读的方式保证儿童注意力集中,采用角色扮演方式让学生感同身受,加强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