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日报主要成分同时于骨成骨健康 |
分类: 医院管理、发表文章 |
不能有效预防 单纯补钙 |
|
骨质疏松 □南平市人民医院风湿科主治医师 李其战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简单的说就是骨的整体成分减少了。骨的整体成分是什么呢?它包括骨纤维、骨细胞和矿物质。骨骼中,矿物质约占骨重量的60%,而矿物质中的主要成分是钙。所以如果发生了骨质疏松症,骨的整体成分减少了,钙的成分也必然减少了。 在临床检查骨质疏松的方法中,如骨密度测定、骨X线检查等,均是以矿物质含量的变化作为主要指标。因此临床医师说的骨质疏松其实也就是骨钙的含量减少。 钙在成人中每天需要1000-1200毫克,口服补充后经过肠道吸收,部分存于血液中,部分补充进骨与骨钙进行交换。如果因某些原因导致补充入骨的钙减少或交换出的钙过多,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症。 那么,是不是给予足量的钙物质补充,也就是平时多家所说的多吃钙片就可以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呢?答案是否定的。原来钙虽然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但钙不会自动从血液中沉积或转移到骨骼中,需要在某些物质的调节下才能发挥作用。这些物质包括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性激素等。这些激素又受阳光、运动、多种生理情况以及多种疾病的影响,同时这些激素自身也相互影响。如多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甲状旁腺激素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活化,活性维生素D才可以促进肠道吸收钙,促进肾小管吸收钙;而降钙素则促进进入血液中的钙进入骨骼中。进入骨骼中的钙离子要存积下来必须有骨纤维存在,而骨纤维的多少又受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平衡的影响。如果成骨细胞活性大于破骨细胞,则有利于骨纤维的形成;反之则减少骨纤维的形成。降钙素、适量的甲状旁腺激素促进成骨细胞活性,过量的甲状旁腺激素则促进破骨细胞的活性。年龄因素也可影响二者的平衡,随着年龄的增加,成骨细胞活性会逐渐降低,因此老年人易发生骨质疏松。肾脏疾病、肿瘤、肠道疾病等也可影响到骨质的质量而发生骨质疏松。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与钙减少有关,但是单纯补钙并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是:在补钙的同时要注意多晒太阳,适量运动,补充适当的维生素D,并及时治疗各种可引起骨质疏松的疾病。 《闽北日报》2013年12月31日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