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时空
心理时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2,192
  • 关注人气:48,9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行为

(2014-03-31 15:58:34)
标签:

意义

媒体

技术指标

精神病人

系统性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行为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4331

   公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担心与恐惧,是全球现象。任何匪夷所思,没有预兆的事件都让人感到恐惧,好莱坞恐怖片就是利用人们这样的心理。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行为就是这样类型,印象深刻。媒体对精神障碍的暴力行为的报道,强化了公众对精神障碍患者十分危险的印象。事实上,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行为不比常人高,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史为8%,正常人有20%有暴力行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者占总人口1%,其中可能存在暴力行为的10%

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犯罪往往具有目标随意,缺乏预谋,人身财产危险性大,再次危险社会概率高的特点。其行为后果常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政治影响。中国每10万人中,有33肇事肇祸的精神病患者,占人口的0.21%,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占0.02%。而全球暴力犯罪中每10万人有29人死于暴力。2007年美国发生暴力犯罪140万起,12岁以上中每1000人有21人成为暴力犯罪受害者。2000年中国,严重暴力犯罪6549起,受伤10.9万人,死亡4.2万人。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在我国大约有1600万,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疾病负担,以患者暴力行为造成损失最为突出,暴力行为与重性精神病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联系。入院前有危险行为20%,住院期间有危险行为20-40%,出院以后有危险行为34-40%(<40岁),有针对他人的暴力攻击行为10%2002年中国入院前有暴力行为的50%,有危害治安行为的43%。国外每1000人有45起暴力犯罪,其中5%来自重性精神病患者。整体来说,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作案的风险是一般人的4-6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大约50-70%的暴力伤害事件是由10-20%的反复暴力者多次作案导致。

对患者违法后的法律能力(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服教能力)是司法精神病学的领域的重要任务,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大多数是暴力作案的行为鉴定。1997-2002年,中国鉴定案例刑事鉴定74%,其中鉴定人作案时有精神障碍为67%

司法鉴定结论不仅关心后续科学处置和干预,还涉及平衡公众和社会安全与患者个人自主权益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实际工作中,与患者暴力行为相关的法律能力判断,一直是国内外精神病司法鉴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同鉴定机构,不同鉴定人的分歧非常大,甚至鉴定结论截然相反。某城市重新鉴定的案例,大多数是暴力犯罪,凶杀案34%,伤害8%,纵火5%

精神障碍患者暴力犯罪后处理的问题,如果出现偏差,极有可能造成患者反复作案,给社会,给民众,给患者家庭带来威胁。因此,建立精神障碍患者暴力犯罪倾向的早期,快速识别及科学的危险性评估体系,确定患者发生危害行为后的法律能力评定标准和支撑技术,是当前我国司法精神病学面临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其创新和突破,是把使具有比较高暴力风险的精神障碍患者得到及时的干预和管理,有助于降低社区患者肇事肇祸发生,也有助于改善特定场所(精神病医院,安康医院,监狱)内对暴力倾向患者的针对性矫正和效果评估,有助于专业人员确定症状治愈并且无暴力犯罪风险的孩子是否具备回归社区的条件。不仅关心公众安全利益,也关心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目前因为条件限制,对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的特征,风险评估和预测,犯罪责任能力评定及处置措施研究,目前仅仅是暴力行为的个体素质,精神病理的研究,深层次研究不足。司法鉴定从经验式评定,向科学量化,甚至标准化评定转变也是不顺,与实际距离很大。司法部组织的国家十二五司法鉴定关键技术研究,设置了精神病人暴力危险性评估与法律能力评估课题,用神经生物学,认知与行为心理学,临床与社会医学等技术方法手段,学科交叉,多层次,系统性研究精神障碍患者暴力危险性相关影响因素,开发评估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估模型,符合国情,操作性强的评定方法和技术指标。研究可以改善我国不同场所有暴力倾向精神障碍患者的风险管理,提升早期发现,预防能力,构建国家公共安全系统及信息平台意义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