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疾病语言,感受弦外之音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五晚上,熊富先副理事长的讲座是《心身医学》,我主持了讲座,并且谈了自己对心身疾病的认识。
今年流行语:你懂得!其实,我们对疾病语言是最不懂的。语言和言语是不同的概念,语言包括言语,言语是语言的一部分。言语是说话的语言,语言还包括非言语的语言,如姿势,如疾病。更广泛,更深刻,更复杂。所以,语言是一种信号,是一种信息。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传递着一种信息,一种语言,大多数是因为我们人类没有读懂。所谓专家,就是能够读懂这些语言的人,医学专家,就是能够读懂疾病语言,并且准确判断的人。言语是最简单的语言,就是这个最简单的语言,其实也是极其复杂的。如话中有话,如弦外之音,就需要结合语言环境了。比语言更简单的是,电影,图片,比语言更复杂的是,音乐,舞蹈。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变化但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哪怕在手指缝里,只是我们没有读懂而已。
读懂疾病语言,身体语言,健康语言是医生的基本功。为什么疾病是一种语言,因为疾病就是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发出的信号。有时候强烈,有时候很弱,早期癌症的语言就比较弱,晚期癌症的语言就比较强,如果读懂癌症语言的能力差,设备收集癌症语言的功能差,发现癌症就比较晚,给患者带来危害就大,甚至有时候,癌症在梦里也呈现语言,许多人都忽视了,因为语言信号太微弱,只能是身体最安静的情况下才能隐蔽释放出来。有时候,疾病语言是单一的,有时候是多面的,甚至是矛盾的,扭曲的,失真的,变化的,这些就需要去整合疾病语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真正认识疾病语言。就象全世界关注马来西亚失联客机一样,谁能够早期,有效,寻找到飞机微弱信号,谁就是成功。
患者表达疾病语言也是复杂的,有时候是器官的变化,指标的改变,这样的疾病语言,患者的体验是不同的,有时候能够翻译,如骨折,有时候翻译不全面,不准确,如高血压病患者就是头晕,有时候患者浑然不知,如白血病。患者身体疾病语言复杂,患者体验表达成为主诉,医生需要翻译患者语言去把握实质。这些既需要患者翻译正确,也需要医生正确读懂。
患者的器质性疾病语言相对比较容易读懂,患者功能性疾病,如心身疾病,读起来就比较困难。因为这样的语言又被身体翻译了一次,成为弦外外之音。许多医生就糊涂了,困惑了。如一个患者说自己吃饭不好,大多数医生认为是慢性胃炎,这个就是常见的翻译方法,医生大多数就是进行胃镜检查,药物治疗,患者也是这样认为的。其实,继续询问下去,也许患者就是夫妻吵架,心情郁闷,这样一个道德冲突的常形,扭曲成为吃饭不好,非道德冲突的变形。那解决吃饭不好,根本上说就需要解决婚姻矛盾,夫妻关系。如果只是胃镜检查,药物治疗,患者痛苦,花费增加,效果不好,时间延长。这个问题,一般医生不能读懂,只有医生经过心理学训练,或者是老中医,或者心理咨询师才能去解决。当然,可能进一步解读翻译,原来患者是因为夫妻性生活不好,导致的夫妻关系紧张,那就需要进行性心理咨询,这个语言就更加复杂了,需要使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才能读懂的潜意识。
心身疾病就是一种语言,就是心理因素导致的身体疾病,身体疾病是一种语言,我们需要读懂这个疾病背后的心理语言,才能更好地诊断,治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