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暴力当应对

(2014-01-08 17:37:16)
标签:

少年

屁股

安全教育

买东西

小伙伴

育儿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校园暴力当应对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418

   h是在父母带领下,从县市区来心理咨询的。在受到校园暴力攻击父母知道后,网络搜索了我心理咨询的信息。

   与忧心忡忡的父母比较起来,小h还是比较活泼可爱的,他父亲说小h不怕生人。我们还是从外围谈话,他已经是小学生高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不错,好几次考100分。大约在去年底,他们班级上有4个男同学打了他,他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认为他们是坏人。原因是那些同学让他回去偷妈妈的钱给他们用,小h拒绝了他们的无理要求。于是,4个人对他拳打脚踢,开始是打脸,以后就拿竹扫把的棍子狠打他的屁股,4个同学还数打了多少下,最坏的一个男同学打了28下(其他3个同学按着),另外3个同学分别打了2下,最坏的男同学继续打了10下,他痛苦得哇哇叫,一个同学捂住自己的嘴巴,并且威胁不许叫,不许哭,事情就发生在教室里,光天化日下。打了以后还不够,4个男同学又拿香烟烫他的手背,我看到双手大约5个的烫伤的疤。然后再一次警告他,不许告诉老师,不许告诉父母,告诉一次就继续打一次。

   其实,小h拒绝给钱,是因为母亲发现了他拿钱的事情,母亲也是气急败坏,威胁他再这样就打他,关他,刀剁,母亲点点头,也表示后悔。因为,去年小h就被同学打,威胁,他大约10次,偷了母亲的钱,每次大约100-200元,给这些男同学,这些男同学拿他的钱去买东西吃,尝到甜头以后就得寸进尺。因为,担心母亲惩罚,他才拒绝男同学的要求。在小h三年级的时候,他就被同学实施校园暴力,以后就频繁出现,次数不断增加,程度不断严重。父亲说,小h在班级还是不错的孩子,过去有时候父母给一些钱,他就买东西吃,常常给同学吃。以后,就养成拿母亲的钱,买东西吃,母亲也是糊涂不知道。小h动手动脚买东西吃的行为,甚至多少还有一些炫耀的表现,引起了那些男同学的嫉妒。

   事情发生以后,小h因为害怕同学的暴力,也是不敢告诉父母,虽然他很疼。虽然发现他的屁股肿了,粗心的母亲也是没有问,大约5天以后,发现屁股还是肿的,母亲追问下,他才告诉父母事情的经过。父母才发现小h的屁股是黑紫的,他拿出手机照片给我看,说也是证据。父母立即去医院看病,检查,拍片,药物治疗。父亲没有找4个男同学算账,而是去派出所报案,学校反映情况。派出所和学校高度重视,一方面要求给小h好好治疗,包括来南平市心理咨询,明确问题,问题严重程度。另一方面,联系4个同学的家长,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班主任反映,那个带头的男同学表现不好,检讨书已经写了40多份,学习成绩也是不好,是一个问题少年。可以说是班级一霸,同学们个个怕他,也是无奈。

   那几天,小h心发慌,人发抖,怕他们,怕挨打,晚上怕黑,睡眠做梦。不过,父母这样报告派出所以后,情况有改善,上学还是能够坚持。心理测验显示,小h还是有轻微的焦虑情绪。

   针对他反映的情况,我提出一些建议:一是诊断明确,就是应激障碍,一次巨大的身体和精神打击,导致的心理问题,包括情绪,行为问题。当然,过去的持续性校园暴力,也产生延迟性应激障碍;二是身体治疗,目前屁股,手背还是有损伤需要继续检查治疗;三是积极维权,维护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是重要的,也是作为儿童的监护人父母的责任,也能够给儿童处理应对矛盾一个榜样,需要与派出所,学校联系,依靠维权,确保孩子权益的保护,同时要求学校禁止类似事件是发生,防止孩子继续受到伤害;四是心理治疗,1、重获安全,父亲的力量介入,报告派出所都是安全感的来源;2、父母态度,儿童受到心理创伤后,自我康复比较强,父母的积极健康的态度很重要,如果父母关爱,温暖,就容易恢复;3、对症治疗,孩子有一些焦虑情绪,可以通过孩子心理安慰支持,保证事情不再发生,心理游戏增加快乐,建立孩子伙伴关系,努力增加正能量。情况严重和必要时继续心理咨询解决;4、经济问题,孩子的零花钱需要加强管理,偷拿父母的钱也是不正确的,如果需要花钱应该得到父母同意,合理部分应该保证;5、自我保护,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炫耀,适当学习自我保护,交往一些密切小伙伴,有校园暴力发生,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小h的小手跟我握了!

   专家点评:目前,校园暴力,或者校园欺负行为还是屡见不鲜,成为青少年儿童的重要心理问题,给当事人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伤害。其表现方式有行为暴力,语言暴力,性暴力等。受害者当然有心理创伤,施暴者也是品行障碍的表现,旁观者也存在心理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帮助。校园暴力行为,重在预防,加强管理。作为家长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学习自我保护,鼓励孩子交往,正确维护权益;作为学校需要加强校风建设,打击歪风邪气,树立正面形象,引导问题少年,进行法律教育;作为社会需要传播积极心理,树立社会正气,建设法制社会;作为学生需要加强自我保护,加强伙伴交往,注意安全管理,做个快乐少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