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迫在眉睫
吴剑
2013年11月28日
今天上午,参加福建省加强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工作电视电话
会议,省市领导讲话,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管理,我认为是迫在眉睫。
我们知道,精神障碍是一类认知、行为、意志综合障碍的严重健康问题。全国大约有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内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600万人。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患者受妄想、幻觉支配,又缺乏自制力,其行为具有冲动性,甚至有暴力倾向和行为。这一类患者大约占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10%,大约160万人。当然,这些患者的暴力行为,一部分是指向自己,造成自杀,一部分指向近亲属,出现所谓“灭门惨案”,还有一部分指向他人,伤及无辜,甚至造成恶性案件。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社会稳定,民众安全,已经成为肇事肇祸案件的重要因素,到了非抓不可的程度。
然而,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工作却极其薄弱,滞后。一是重视不够,政府过去还没有把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纳入议事日程,重刑事犯罪,忽视精神障碍患者;二是资源不足,整体因为医疗资源投入不足,精神卫生的资源更是呈现匮乏状态,床位不足,住院困难,许多精神病院生存困难,岌岌可危。人才流失,收入偏低,全国只有2万名精神科医师,年轻的医学生不愿意从医,更不愿意从事精神科工作;三是治疗不足,全国大约有1600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大约只有50%曾经接受门诊治疗,5%接受住院治疗,大部分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流落在社会,家庭,不仅成为肇事肇祸人员,也影响家庭的脱贫和幸福,同时也影响患者本人的健康,部分患者被家人无奈地牢笼锁链;四是管理不足,过去认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是医疗部门的精神病院治疗任务,缺乏社会综合治理,他们的经费,管理,送治,监管,康复,保障等工作,基本上处在空白状态,医疗服务和社会管理脱节。
国家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安排,全社会开始重视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工作,是社会的进步,是家庭的福音,是患者的健康,是民众的安全。按照会议精神,一是统一排查,就是对区域内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收集信息,掌握动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二是统一评估,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才能实行分类管理,分级救治,把有限的管理资源,重点放在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上;三是统一救治,对一般精神障碍患者,按照《精神卫生法》送治,对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由公安部门,患者家属等实行强制性治疗。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安全,家庭幸福,个人健康的有机统一;四是统一保障,大力增加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增加投入,增设床位,培训人员,加强研究。同时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康复经费实行保障,首先按照医保进行安排,没有医保的按照救治进行安排经费。日常监控,对出院患者,新增患者,病情严重患者进行监控。公安局、卫生局、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残联等部门要通力合作,信息共享,分工协作,形成机制。
作为精神卫生工作者,我认为需要值得提出的是,一是依法管理,特别是《精神卫生法》;二是加强培训,如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识别,防止误送;三是权益保障,切实保障精神障碍的合法权益,不能过松,使许多严重精神障碍流落社会,不能过严,出现类似美国的情况,只有等到精神障碍患者犯罪以后,送监狱服刑,没有得到治疗;四是科学治疗,避免过分为了安全,而对精神障碍患者过度治疗,终身住院,使他们失去回归社会的机会;五是人文关怀,精神障碍也是人类共同疾病,精神障碍患者也是人。在科学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给予心理辅导,加强心理康复,努力减轻社会负担,努力使他们回归社会,回归健康。
(图片: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症状分析,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