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宝珠
吴剑
2013年8月4日
前天我带队,前往南平市星光益寿中心进行离退休干部保健服务。
当晚,中心刘复和中心等中心领导,在宝贝村一小酒店设宴招待了我们。并对人民医院长期服务老干部,支持中心工作表示感谢。并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进行了安排。
晚上,我应刘主任的邀请,参加了舞会,舞会在光明楼的一楼举行,条件虽然简单,但是气氛还是热烈。我们去的几个人成为舞会的主力军,我与3个离退休的阿姨跳舞。晚上就住中心的教堂,气温比较低,需要盖被子,与南平市天壤之别,这些时间,南平市持续高温10多天了。星期六上午,我给老同志举办心理卫生讲座。下午,入住史新平老师的24号别墅。象屿房地产集团的李淑香总经理也一起入住(李总经理是山东籍,吉林省人,哈尔滨工业大学1983年毕业,来南平市工作5年了)。
中心的晚上非常凉快宜人,如同人间天堂。我们邀请了卢应丹老师夫妇一起喝茶(卢老师是南平市五中老师,宝珠村人,已经退休10多年,在中心有房子),聊天。我们谈到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南平市的问题投资环境,中国人的婚姻恋爱中的缘分问题等。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卢老师夫妇,前一些时间自驾西藏游40天,他们让我们分享快乐。自驾游去西藏是最佳选择,既可以选择线路,也可以避免高原反应,其实也是有许多人这样去西藏。卢老师是开夏利2000的汽车,其实不容易,车况还是良好,我们大家建议他去夏利企业申请奖励。他去西藏准备充分,轮胎准备了2个,不过没有使用。准备四季衣服,羽绒服使用了。照相机准备了两架,担心坏了。甚至还准备给藏族孩子的糖果,关系处理不错。小小的车上是满满的。线路安排非常精心,李总经理认为的攻略。他们从成都市去西藏,从青海省出西藏。每天驾驶400公里左右,绝对不开夜车,确保安全,在下一个城市休息。如果城市不错,他们就小住1-2天玩。宾馆都是网络提前预订,效果不错。最值的他们自豪的是,他们带了一个豆浆机,基本上每天使用它,乃至于坏了一个,不得不另外购买。吃豆浆等,既保证营养,也避免疾病,特别情况他们才品尝当地美食。另外就是带了4大瓶果汁,确保意外发生的使用,他们没有使用。另外就是40包榨菜,效果不错。我们建议卢老师的太太把这些游记写下来贴上去,她说已经开始了,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据说,卢老师夫妇,过去也是这样去丽江市,线路大约是去的时候北面湖南省,回来的时候是经过南面广东省。他现在正在设计东北游,那就当然需要欣赏雪景。
今天,卢老师做导游,带领我们3人游览宝珠村。我们来到玉带湖的南面,这里可以鸟瞰王台镇,来舟火车站,甚至峡阳镇,青州镇。富屯溪围绕着宝珠村,极其美丽,山河气象。李总经理想起来30年前,她从东北到福建省厦门市工作,第一个下的地方就是来舟,真是弹指一挥间啊!
我们穿过廊桥,向村后山后绕去。层层梯田,绿油油的也是好看,史老师说如果到深秋那金黄色也是一道风景。可惜的是,一些梯田已经种上其他经济作物。卢老师说,宝珠村的田非常少,属于人多田少,只能读书成材了。特别是过去没有水,现在是引的原始森林的水源,才解决问题了。一些人,离开了宝珠村,田就荒废了,非常可惜,这些梯田也是有百年历史了。
后面的路,叫3600步,大约3公里,老年人走半小时就可以锻炼身体,而且都是平路。卢老师说,宝贝村在2008年举行活动,庆祝建村1000年,建小学100年,这些都是历史啊。看看旁边的几百年的大树,我们的生命显得渺小短暂。当然,人的生命不仅是长度,更重要的是人能够认识这个世界。
山上许多竹子,甚至还有一个竹子王,我双手抓不过来。卢老师说,过去宝珠村周围5里是没有竹子的,因为竹子比较霸道,欺负松树。我们确实可以看到,没有竹子的地方,松树高大茂密挺拔,有竹子的地方,一些松树奄奄一息。当然,松树不成材,竹子每根可以买20元,经济改变了一切。更加触目惊心的事情我们看到了,路旁边许多大的松树下面,被环树深割了一道道伤口,下面接着大约叫松香的原材料,据说能够卖6万元一吨,类似于割橡蕉。松树很痛苦,我们也难受。
水泥台阶向上到山顶,我早晨已经去了,卢老师说这些路都是卢世钦老人家集资建设的。卢老我认识,德高望重,是过去县级市的南平市副市长,以后是福建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卢老活到90多岁,仍然健步如飞,谈笑风生。那年,妻子去世,次年他就驾鹤西去。我们每一步,都感到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大家继续向前,就到了村后面,这里更加清楚看到山下小镇,甚至包括济州岛,我过去玩过的地方。
我们来到著名的晴雨树,也称情侣树。这里下面是巨大峡谷,卢老师说,因为是峡谷,所以水气一定向上,到了村口遇到另外一个方向的气流,就可能下雨,也可以预测晴雨。重要的是,这是唯一一颗400年的红豆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子,在红豆杉下摆弄瑜伽,也使人浮想联翩。
凌云桥知名度当然高,卢老师说,宝珠村有3座廊桥,全国为数不多。凌云桥有一个佛堂,他认为不合适,应该留出空间给大家欣赏大好河山,因为那个位置最好。我们向村中间看去,他说前面是分水岭,水向山南山北分流。这里也是绿油油的水稻,卢老师说,过去这里凌云桥下面是莲花,非常美。现在没有人规划宝珠啊!
我们来到接龙桥,卢老师说,这有两个传说,一是南宋灭亡前的一个小皇帝,经过宝珠村的时候,当地将军接驾,就是接龙桥。另外一说是旁边的山是龙头,另外的山是龙身,中间需要连接起来,龙就活了。他愿意接受这样的解释,因为比较科学靠谱,当然解释就是文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90岁的老人家,挑着才从菜地采的板栗瓜,黄瓜,西红柿经过这里,我们就买了。非常新鲜,非常便宜。老人家也是身体健康,就轻微耳聋。据说,宝珠村也是长寿村,超过90岁的老人家比比皆是,许多90岁的老人家,还在劳动。
我们上了天庭,山风吹来,极其舒服。卢老师说,过去这里是不让建筑的,因为这里是宝珠村的珠的部位。以后,原县级市的南平市市委书记林心华,捐献了这个木亭,大约18年了,因为不敢取亭,只能取名庭。不过,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就出现了,西方都是永恒的石头建筑,中国的木建筑比较多,历史感缺乏,木亭也是不断维护。
回村的路旁边,一颗不大的,脱皮的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卢老师说这叫紫薇树,可别小看了它,它已经400年历史,而且是400年前已经割了一茬,那计算起来应该有800年历史。宝珠村到处是历史,不知道老同志能够想起来什么?
我们来到村中间,卢老师家的老宅,一颗茂盛的山茶花,他说品种特别。砖刻也是别致,过去就是大户人家。家族故人的照片在厅堂里,房子已经分3家人住,当然没有人实际住。我建议李总经理在这里开发房地产,她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