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儿童孤独症的认识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3年7月8日
儿童孤独症是比较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三大核心症状:社会交流障碍,言语和非言语沟通障碍,局限性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行为。虽然患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病因不明,没有明确的药物治疗方法,能否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响孤独症预后的重要因素。中国孤独症儿童的诊断延迟的现象广泛存在,与家长对孤独症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有关,必须提高相关人员对孤独症的知晓率才能早期发现和及时就诊。
工具使用,孤独症相关信息知晓调查:对孤独症的症状识别程度;孤独症一般知识的了解;孤独症发病原因的了解;孤独症就诊咨询的态度。识别孤独症的判断标准:如果能够选择症状包括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刻板行为就能够识别。
结果显示,3-6岁儿童抚养人对孤独症信息知晓率有许多问题,有错误认知。94%的人听说过孤独症,58%能够准确识别孤独症。城市,女性,曾经接触过孤独症,高教育水平人群更容易识别孤独症。85%对孤独症就诊态度积极,68%选择心理科作为首选咨询科室。调查中国人识别孤独症水平高于日本,母亲的认识程度更好,可能是因为母亲是负责儿童日常生活中教育和健康的主要角色。城市居民更容易识别孤独症,说明父母的识别程度与教育水平有关,孤独症的信息知晓程度与发言人的知识层次和居住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有关。
28%的能够了解孤独症属于发育障碍疾病,65%认为孤独症属于心理疾病。仍然有14%的人认为孤独症属于罕见疾病。目前中国估计有780万孤独症患者,城市发病率达到2/1000,已经不是罕见疾病。对孤独症的患病率低估,与对孤独症的认知偏差有关。如有些人认为孤独症多发生在高收入家庭高教育水平家庭,有些人认为孤独症有超常能力,这些是因为新闻媒体对孤独症的报道选择的是个案,常常报道数学,艺术天分的孤独症患者,容易给普通人形成假象误解,影响孤独症的早期发现。因此,让大众正确理解孤独症的特征和表现,才能客观理解他们,真正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就诊。
关于孤独症的原因,96%英国人认为是环境因素,中国抚养人大多数选择教育不当是主要原因,其他是病因不清,环境因素。错误认为孤独症是家长教育原因,对家长产生不利影响,因素孤独症早期识别。孤独症患者抚养人对就诊态度积极,但是选择就诊科室不正确。68%首选择心理科,24%选择儿童发育行为及儿童保健科室,20%选择儿科,16%选择精神科。选择心理咨询科的家长可能认为通过心理咨询可以有效改善和治疗孤独症,这样影响孤独症的预后,因为孤独症必须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和教育培训来改善症状和行为表现,不仅靠心理咨询能够解决。大多数人这样的孤独症认知误导家长产生错误理解,贻误康复治疗,这些需要改变。社区卫生机构针对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制度没有建立,没有完善转诊渠道,家长需要根据自己的认识去选择专业医生,这些误区影响早期诊断。许多孤独症儿童在多医院就诊。国外也是受到医生影响,家长影响。学龄前是孤独症出现症状的主要阶段,这个时期的抚养人能否发现患者成长异常,提高警惕意识,不回避儿童问题,才能早期发现孤独症,避免延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