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睡眠与成绩的关系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3年6月28日
睡眠与儿童的学习,记忆和认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睡眠与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的理想可能是这样的,睡眠数量不足和睡眠质量下降减少了大脑夜间整合活动,这是觉醒时认知功能所必须的。睡眠和认知功能整合,包括抽象推理,目标导向,创造性处理,存在密切联系。睡眠数量不足和质量下降,在儿童期可以直接影响前额叶皮质的执行功能,直接降低学习能力。
睡眠数量是指个体的总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是指个体的睡眠结构是否良好,是否被一些因素(如睡眠障碍)影响以至睡眠不连续,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儿童的什么数量和质量相关性低。睡眠数量减少,即睡眠不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不仅影响成年人,儿童也日趋普遍。许多睡眠障碍在儿童期高发,影响睡眠质量,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睡行,夜惊,睡语,梦魇,磨牙等。Osa影响了1-15%的儿童,不仅破坏了睡眠质量,还直接影响认知功能。研究显示,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的儿童在学习成绩的表现差于睡眠时间长,睡眠质量好的。
工具使用香港中文大学定式化睡眠问卷,包括基本资料,作息时间(学习日,休息日的作息时间,上课时间,温习时间,课外活动时间),常见睡眠问题(打鼾,短暂呼吸困难,用口呼吸,特殊睡眠体位,早晨口干,睡语,噩梦,磨牙,夜汗,惊醒,懒床)(其中特殊睡眠体位包括趴睡,面向下睡,颈部伸长,臀部翘起),学习成绩情况。
睡眠质量的口头报告,不如在床时间判断睡眠数量更加客观准确,一般长于实际睡眠数量的0.5-1小时。结果显示,小学生学习人(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在床时间是9小时,实际睡眠时间大约是8-8.5小时,加上午睡时间,应该是8.5-9小时。正常成年人大约是7-8小时,青少年(中学生)是9小时,儿童(小学生)是9-10小时,研究这个群体小学生学习日睡眠不足,这得到了他们延长周末睡眠时间的支持。其他国家大约20%青少年和成年人存在睡眠不足,研究显示,学习成绩下降的小学生的学习日睡眠数量最少,睡眠不足情况最严重。他们还花费更多时间温习功课,确实有悖常理。充足的睡眠与儿童的体力恢复和生长发育有关,与情绪稳定性和认知功能有关。慢性睡眠不足影响前额叶皮质神经突触的发育和剪切,影响学龄前和成年后的认知功能。睡眠不足与学习成绩不好是明显的,特别在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印度,中国突出。儿童睡眠不足的原因有内因(年龄有关的昼夜节律变化),外因(过早的上学时间,学习压力,父母的作息习惯)亚洲父母大多数重视教育,儿童的学习压力大。研究显示,亚洲国家在全球的10个晚睡和10个早起国家占大部分,亚洲父母晚睡早起的作息习惯缩短了儿童的睡眠长度。睡眠时间不足与学习成绩的单向影响,更可能是交叉影响。睡眠时间不足影响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下降不得不投入更多时间去学习,形成恶性循环。
小学生的睡眠疾病不高,广州市为4%。18%的广州市小学生清晨不医院起床,研究显示20%的儿童存在日间困倦,这些与睡眠不足有关。学习成绩下降的小学生的osa,睡语,尿床,不愿意晨起的发生率比较高。Osa儿童接受治疗以后,学习成绩明显进步。Osa引起频繁觉醒和微觉醒,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还直接影响神经认知功能,引起类似注意缺陷障碍的症状,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睡语,尿床,影响睡眠质量,与大脑皮层局部发育不成熟有关,反映认知功能,学习成绩下降。睡眠质量下降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在幼年尤其显著,所以儿童的睡眠障碍应该早期处理。
睡眠不足程度和不愿意早起的严重程度与学习成绩下降可能性呈现正相关,不愿意早起影响更明显。不愿意晨起是日间困倦的可靠指标,日间困倦与睡眠数量不足,睡眠质量不好。日间困倦与前额叶皮质的执行功能认知功能关系密切,代表睡眠数量和质量综合,可以更好预测学习成绩。睡眠,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与睡眠不足正相关,日间困倦作为睡眠数量或者睡眠质量的综合指标对学习成绩影响更加直接。两者交叉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增加睡眠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是:减轻学业负担;家长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避免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推迟小学生上学的时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