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咨询
(2013-06-06 18:13:15)
标签:
职工互联网精神分析钟左右人群健康 |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
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除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来达到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通过语言文字等交流媒介,向心理咨询师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在咨询师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共同的讨论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
心理咨询的主要流派有:来访者中心心理咨询、行为主义的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的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心理咨询等。
心理咨询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它有别于极健康人群,也和心理治疗的对象有所不同。
根据心理咨询的内容,心理咨询可以分为发展性咨询和健康性咨询;根据心理咨询的规模,可分为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咨询;根据心理咨询采用的形式,可分为门诊咨询、电话咨询和互联网咨询。
心理咨询的过程:建立咨询关系阶段,问题探索阶段,目标与咨询方案制定阶段,认知、行为、心态转变阶段,结束阶段。
心理咨询的原则:保密原则(心理咨询师在没有得到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将咨询场合下对方的言行随意泄漏给任何人或机关,包括来访者的单位领导、同学、父母、配偶等);自愿原则(来访者求助心理咨询必须出于完全自愿,没有咨询愿望和要求的人,咨询师不应该去主动找他/她并为其心理咨询,只有自己感到心理不适,为此而烦恼并愿意找咨询师诉说烦恼以寻求咨询师的心理援助,才能够获得问题的解决。心理咨询室的大门向任何人都是永远敞开);时限性原则(咨询时间一般规定为每次50分钟左右,初次受理时咨询可以适当延长,原则上不能随意延长咨询时间或间隔);感情限定原则(存在即合理,每个人做任何事必有他自己的苦衷。心理咨询师要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不以道德的标准,对来访者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帮助来访者走出心灵的雨季,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沟通和接近也是有限度的,尽量不与熟人、亲人、同事建立咨询关系)。
(南平市职工心理咨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