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心理障碍,要勇敢就医

(2013-04-23 10:00:05)
标签:

健康

分类: 医院管理、发表文章

面对心理障碍,要勇敢就医

/吴剑 国家心理咨询师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3年第3 43

   心理障碍与生理疾病有许多区别,最让患者家属烦恼的是,心理障碍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的帮助。生理疾病的患者往往是主动求医,家属只要关心患者,找名院、求名医就可以了。但是对心理障碍患者的帮助,一些患者却不接受,甚至拒绝,即使接受帮助,也是非常消极被动的,这会影响到咨询效果。

当然,大多数心理障碍患者还是愿意接受帮助,甚至主动咨询的。而且一般说,求助动机越强,咨询效果越好,强迫来的心理咨询是没有用的。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很排斥心理咨询或治疗呢?如果家里有亲人患上心理障碍,他们不愿意接受咨询与治疗,家属又该怎么办?

   病情表现

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的患者,一部分是病情表现,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缺乏自知力,而否认疾病,就需要强制性治疗。如严重的抑郁症,并且出现自杀行为,那适当的强制性治疗就是挽救生命。

心里误解

一些心理障碍患者对心理咨询有不少误解,非常忌讳。认为去医院,就是严重疾病。去心理咨询,就是精神病。社会歧视使许多人产生顾虑,这是缺少心理卫生知识的表现。这些需要家人反复解释,解除顾虑;

决心难下

也是有不少人想来心理咨询,但是因为担心隐私暴露,担心别人知道,担心治疗效果,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往往使病情加重。

这时候,需要家人持续鼓励,支持求助。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些危机、矛盾、冲突。大部分是自己解决,一部分是亲戚、朋友帮助解决,有小部分还是需要专家帮助解决。向别人求助不是丑事,而是勇敢,可以使自己尽快、有效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动机不强

求助动机的强弱与疾病性质、程度有关,与治疗效果有关。如网瘾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解决求助动机问题。

如何增强患者的求助动机?家人既要积极引导,又要给予适当压力。唤醒患者的责任感,支持患者的成熟性,说明问题的坏后果,表达咨询的有效性。毕竟,患者的健康、成熟,他自己是最大的获益者。

条件问题

一个求助者来心理咨询与患者就医一样,是一个复杂的求助模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家人需要向积极方向做工作,需要耐心、持续、有效。

比如可以创造条件,不在医院心理咨询;可以通过其他对患者有影响力的人,来做思想工作;可以提供心理卫生的书籍,来逐步引导心理咨询;家人可以用建议的语言,而不是要求的口吻,患者更容易接受;还可以家人以伪装自己心理咨询,患者一起来咨询时,间接获得帮助(往往心理障碍患者的家属,家属自己的心理也会出现了危机);可以安排心理咨询师假装家人的朋友,解除其防御心理;家属还可以自己学习一些心理卫生知识和帮助别人的技巧。

温馨提示

   如果有亲人或朋友出现心理障碍,并有上述诸多表现难以就医时,家属可以先到心理咨询门诊,与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密切合作,争取患者早日接受心理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