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对自身健康的责任感

(2013-03-05 12:04:48)
标签:

策略

可能性

社会责任

同时

焦虑情绪

健康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人对自身健康的责任感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335

   x上次心理咨询以后,我建议他继续心理咨询,他后来在父亲的压力下,不得不来心理咨询。

   他心理清楚,没有主观能动性,心理咨询的效果非常有限。但是,过去的情感失败,他虽然努力了二年,仍然没有使自己从心理泥潭中走出来。二年时间,如果对一个人老年人,是无所谓的。如果对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那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心理障碍浪费了人的时间,人的生命。我这样努力启发他,建议他。

   自从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他就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已经不完全属于他自己了。如在国外的人权讨论中,人有没有自杀的权利,妇女有没有堕胎的权利。如果从极端个人主义角度看,人好像有这样的权利,因为自杀就是自己杀自己,虽然伤害了自己,但是没有伤害别人。但是,其实不然。一个人在社会上,既是你自己,也是别人的儿子,丈夫,兄弟,父母,员工(人才),可能寄托着他们的期望,情感,目标,甚至投资利润。所以自杀,不仅是杀自己,也同时杀死了别人的儿子,丈夫,兄弟,父母,员工。既然是对别人的伤害,那就是不负责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行为。自杀是这样的思考,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疾病不治疗,放任它,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是自虐行为。小x是有文化的人,我用这些努力道理说服他,以解决他的心理治疗动机问题。

   当然,一个人的就医行为是复杂的,大部分人是健康的,小病小治,大病大治,有病就治,无病不治。反之就是不健康的行为,这个道理我过去说过。与生理疾病不同,心理障碍更加复杂。一般说,生理疾病的患者大多数治疗是积极的,但是,有一部分心理障碍患者治疗不积极,如精神分裂症因为自制力缺乏,没有求助动机。那父母等监护人就需要代替他行使社会责任。还有一部分心理障碍患者,象小x也是求助动机不强,其他如人格障碍,网瘾也是这样的问题。那就需要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增强求助动机。人有困难,要么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适当求助是完全应该的,理性的行为。我们这里需要承认他过去努力摆脱心理困境,只是效果不好。现在心理咨询师给他一个方法,一个力量,他如果继续努力,就可以获得健康。话说到这里,他笑了笑,没有承诺。

   当然,我还建议他父亲继续做工作。我进行了心理测验,证明他有抑郁情绪,焦虑情绪不明显。我告诉他,求助心理咨询师是一个方法,求助于药物也是一个方法。药物是一个拐棍,在自己受到伤害时,可以暂时支撑自己,如果健康恢复以后,这个拐棍就可以不用了。道理也是一样的,他终于接受了药物治疗。我开药给他,并且进行了叮嘱。这个问题,药物治疗是一方面,心理治疗是更重要的,药物可以起暂时效果,心理治疗才能起长期味道效果。也许,他的情绪问题,导致他求助动机不强,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也许,通过药物改善情绪以后,他的求助动机就强了,这是一个心理治疗的策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