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活就是值得过
(2013-01-08 17:33:17)
标签:
理性实际上做一个成就感目标 |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
好生活就是值得过
万俊人 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
吴剑 摘要
2013年1月8日
一、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词语,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感受,也是对生活价值的评价。对每个人来说,幸福是真切的。如果你感到舒适感、成就感,那就是幸福。幸福是英文叫Happy,是好生活的意思。什么是好生活?亚里士多德曾说,好生活就是过得称心如意、有成就感、有满足感。
二、每个人的幸福观念是不同的。
每个人衡量称心如意的标准是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受与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和心理欲望是相辅相成的。人的欲望从来没有终点,会不停地安排他的欲望和追求。任何一种满足了的欲望立即就会转化为新欲望的动因。(一个人没有了欲望,也就没有了幸福,也就没有了生命的价值)。按照常人想法,皇帝应该最幸福。然而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觉得村姑比后妃漂亮多了。所以任何新鲜的、新奇的东西都可能成为欲望的对象,追求的目标。每个人的欲望不同,满足欲望的感受不同,决定了每个人的幸福观念不可能一致。
三、对幸福的评价必须有一个客观标准。
幸福是可以分享的,是有共同感受的。社会学角度看,幸福是一种可以观察,可以评价的状态。有的人自己感到很幸福,别人看起来就不一定。现代西方人流行试婚,有一个口号:Try again and again,就是尝试尝试再尝试。美国人认为这样方法最人性化,最能够让人幸福。没有比较那里能够知道一个最合适自己呢?当然中国人不这样认为,如果尝试一个发现还是第一个更好,而第一个已经是别人的了。美国人认为,根据市场经济原理,你不可能得到最理想的选择,但是通过比较和尝试,可以得到比较优的选择,至少可以避免最坏的结果。
幸福还是可以从社会层面和人际层面相互比较,因为比较才产生不同的幸福感受和体验,同样对痛苦和不幸的感受,所以人类以社会的方式生活。所以,我们整个社会可以到每个人的社会做一个评价,如幸福与否。也许有的人认为,自己的幸福与别人没有关系,其实评价就是一种关怀,一个人没人理那就惨了。现代人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冷漠。冷漠和糊涂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冷漠就是大家都觉得反正不关我的事我就不管,糊涂就是大家对很多最清晰最简单的社会事实失去了判断能力,不知道是好是坏,这是最可怕的。幸福的客观标准是什么?从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到人们的福利待遇。如基本物质的衣食住行可以量化。如基本福利,医疗、教育。幸福的感受就是生活称心如意,无需为生活的基本要素焦虑,这些基本生活元素的直观感受是可以评价的。
四、幸福和不幸没有明显界限。
比什么是幸福更重要的是,怎么去创造幸福,怎么去追求幸福。谈幸福容易,过幸福生活难。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是开放的,幸福是一个流动的概念。许多人把创造幸福和幸福本身混淆起来。幸福是一个目的,没有有效手段实现它,这个目的没有意义。如钱是实现幸福的最基本的价值符号,所有东西都可以转化为钱。问题是怎么赚钱,怎么更多赚钱。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其实是很痛苦的。有时候,幸福和不幸,快乐和痛苦之间实际上没有界限,因为痛苦地创造实际上是为了更幸福。不经历这样的过程是不行的,不能等幸福。中大奖不是幸福,而是幸运。幸运可以转变成为幸福,但是幸运不是幸福。不能把幸福建立在中大奖上。必须找到一个持久恒定而且有效理性的方式去创造幸福。
许多人对创造幸福过程中的痛苦和艰难无法忍受,其实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人到中年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的幸福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回忆。如果你一生中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你就会感到幸福。如果你什么也没有创造,回忆就很苍白。现在有的人很暴躁,是因为过去的生活太简单,老年生活太单调,越单调就越暴躁。所以,一个人的克制力,调整生活的能力都是与其生活经历紧密相联,经历了严寒才知道春天的温暖,经历了苦难才知道幸福的珍贵。
每个人都要知道创造幸福,除了创造钱,创造物质条件外,还要创造幸福本身。李嘉诚是华人首富,捐款最多,从不署名。邵逸夫捐款不少,要求署名。不少邵逸夫想出名,而是想获得成就感,想让社会知道他在用什么方式回报社会,就是创造幸福(昨天听朋友说,邵逸夫来武夷山,许多人夹道欢迎,100多岁的老人,非常随和给每个人签名,幸福的人长寿)。创造幸福不是简单赚钱,大房,交往朋友也是创造幸福,朋友越多,生活丰富。做家务可能很单调,辛苦的事情快乐化,也是创造幸福。
五、如何享受幸福也是社会的事。
如何享受幸福是现代中国人的大问题,过去我们中国的痛苦是做不成蛋糕,做不大蛋糕,不会创造幸福。现在痛苦是蛋糕做了,大了,没有分好,不知道怎么样分享蛋糕,就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去享受价值带来的幸福。经济学站在富人旁边,伦理学站在穷人身后。甘肃省的有的地方贫穷是难以想象的,竟然没有吃饭的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有许多贫困大学生营养不良,是因为没有钱吃荤菜。那幸福就是一个社会的事情。
现在许多人只知道不断重复日常生活,不知道自己在创造什么。搜狐老总张朝阳说登山的两个好处,攀登高峰能够加深人生体会,人生就是一步步向上爬,登山艰难却充满快乐,顶峰感觉是难以买到的;登山可以抛弃紧张,彻底放松,反思工作状态。
六、幸福分享程度高,说明社会公平。
食物可以独吞,幸福不能独享。幸福分享程度越高,社会越公平,秩序越好。社会资源被垄断,社会就麻烦。教育资源被垄断,也是麻烦。公民尽可能公平分享社会资源,至关重要。因为人际幸福是有比较指数,封建社会农民造反,因为他们被社会抛弃。与其让你抛弃我,不如让我抛弃你,就革命了。基尼系数达到0.45,社会就不稳定。超过0.6,社会就动乱。
七、以社会方式生活更幸福。
国家幸福必须和公民幸福一致。以社会方式生活的优越性有:一是安宁,每个人都是孤独生活,以社会方式生活更安全。人类的个体是很危险的,我们是一群人以后,我们更加安全;二是社会方式生活获得许多福利,社会需要有分工,分工才能提高生产力。男耕女织是最合理的分工,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然后社会进行交换,就繁荣起来。社会分工是最道德的,没有社会就没有分工,社会化才能组织化,才能实现分工,才能做出大蛋糕。我们每个人无论多么强大,实际上能力也是有限的,这是我们人类的脆弱性。说明每个人都是需要别人,不能独立生活在社会。失去别人帮助,缺少社会资源,生活就是缺陷的。每个人都会死亡,意味着一个人创造的财富不仅仅是自己独享,还需要繁衍后代,这些是生命的本质。每个人既有限,也是最有野心的,希望自己的事业和血脉有人继承,所以需要结婚生子。社会化生活实际上更有利于我们享受福利,更有利于我们实现自身幸福。
政府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幸福。如果不能带来幸福,兑现承诺,它不抛弃我们,我们就会抛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