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车水
吴剑
2012年11月13日
一次旅游,看到当地民俗博物馆,有水车,想起来,小时候的家乡也有的
,为什么没有人去收藏,纪念。
小时候我在外婆家生活,那里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水稻主产区。因为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家乡的稻米特别香。记得一次在暑假期间,我与弟弟去外婆就度假,我们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那时我大舅舅做队长,当然能够安排。外婆说:你们回来了,到舅舅特别安排你们劳动,并且可以吃饭。晚上劳动以后,就在生产队西北的一户人家(好像姓朱)做饭,给我们这些小孩子吃。新的稻米,一个人一斤。菜就是地里新鲜的大白菜,也甜。那新的稻米特别香,特别油,终身难忘。我跟我弟弟竟然把一斤大米饭吃了精光。是米好吃,还是人辛苦,不知道。回去以后,我外婆和阿姨笑我们能吃,是饭桶。他们说,那些男孩子都没有吃完,是舍不得吃,还是带回家吃,一定是能够吃的(事实上,一个大人是可以吃的)。
话还是说车水,那时没有水泵,没有灌溉渠,农村种水稻就是靠车水
。与其他地区差不多,在河旁边,稻田旁,架起水车。两个,或者4个成年人就开始车水(可能还有6人的)。当然,那是给生产队车水。夏天极热,烈日炎炎,男男女女就在车水不停。两个胳膊扶在横杠上,下面的双脚左右交替踏着水车,他们基本上都是光脚。我觉得好玩,他们很卖力。河水从长长的水车下面,经过木板拉上来,花花地流向稻田。然后翻转过去,整整齐齐向河去,周而复始着。
好像,水车是中国人的重要发明,被英国著名学者收集。其实更富有智慧的是车棚。不是用人力,而是用畜力。我外婆家前面就有水车棚一座,大约几十米远,是我们夏天最喜欢玩的地方。水车棚高大约10米,直径大约10米。圆形尖尖的,上面是草,四面敞开。里面就是一个畜力工具,中间是一个木头轴,下面是大的木头圆盘,园盘外面是木头齿轮,连接着水车。水牛就拉着木头转盘旋转,带动水车车水。赶牛的人,就坐在木头转盘上,我们有时候也坐在上面,旋转玩着。牛在劳动,知了在叫,水在流动,如同国画一般。那就是小时候的家乡,现在没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