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患者的人格特征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2年9月3日
神经性厌食AN是一种以极端追求苗条、体质量明显减轻、闭经、体像障碍为特征的严重心身疾病,患者体质量比正常平均体质量减轻15%以上,或者ouetelet体质量指数为17.5或更低,主要见于13-20岁之间的年轻女性。过去曾经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媒体业的发展,神经性厌食症在我国及其他非西方国家正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并正为我国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严重心理行为问题。
Dsm4的亚型划分:暴食/清除亚型,限食型。一般情况调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mmp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广告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的改变,健身行业大量涌现,以及妇女社会角色发生转变,尤其是西方以瘦为美的审美观随着媒体播散到全球时,改变了许多文化固有的审美观,导致近年来我国神经性厌食症呈现增多趋势。这样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中仅很少比例患上神经性厌食症,可见患者有其特定的易患素质。
Mmpi显示,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t分明显增高,抑郁和精神病态更明显,说明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比较明显的人格倾向,尤其是精神病态和抑郁更加突出。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剖析图呈现24/42,说明他们人格不成熟,遇到外部问题时,往往表现出情境性抑郁。这样的如果特质和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更多使用回避,投射,被动攻击,躯体化等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密切有关。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病程与抑郁,精神衰弱,社会内向相互影响,疾病本身影响患者的人格特点,如抑郁,精神衰弱,社会内向。抑郁,精神衰弱,社会内向的人格的人,病程越长,越容易慢性化。最突出的人格特征是抑郁和精神病态,抑郁明显与病程相关,说明精神病态是神经性厌食症更为本质,稳定的人格特征,不随病程改变。抑郁人格特征与病程相互影响,抑郁可能是神经性厌食症的本质人格特征,也是疾病的结果。
在对神经性厌食症的心理治疗时,需要关注其特殊的人格特征,如抑郁和精神病态,本质患者理解与其人格特征相关的心理防御机制,关注抑郁在疾病发病和维持中的重要作用,增进患者对自身的了解和理解,提高领悟力,产生改变。由于心理治疗对城市人格特征的改变需要比较长时间,一次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有效需要长程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暴食/清除型患者焦虑情绪明显重于限食型患者。抑郁或者焦虑是神经性厌食症的结果还是原因,目前不能区别。大部分患者厌食症出现在心境障碍前。患者病程越长,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说明神经性厌食症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伴随的焦虑,抑郁症状是临床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