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老年心理障碍2
(2012-08-09 17:31:03)
标签:
健康 |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
九、常见的老年人心理障碍
老年性精神疾病按损害性质分为器质性精神病和功能性精神病两大类。
器质性精神病主要是由于脑萎缩引起的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硬化性痴呆和早老性痴呆(阿尔采未病),这种病开始是个性发生改变,对一切事情缺乏主动性。活动减少,性格变得孤僻、自私,对人缺乏热情。这些症状或者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现,或者是脑本身损害的结果。其精神障碍均以智力低下为主。
第二类则为功能性精神障碍,主要包括性格障碍、神经症、情感性精神病和老年精神分裂症,简述如下:
老年性格异常:大多数性格异常表现为容易发怒,疑心重重,好管闲事,语言.罗嗦,常伴有妄想、幻觉、吝啬或无端慷慨,前者较多。妄想具有虚构倾向,其内心缺乏真实感,常喜欢“珍藏”一些废弃物,如搜集纸盒、布条.医学上称为“收藏癖”。
老年人神经症:老年期疑病症,老年期焦虑症,老年期强迫症,老年期癔症。疑病症比较常见。例如:常怀疑得了某某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疾病或癌症),稍有不适便夸大症状,且有l/3病人伴有焦虑和恐怖。为此,病人常食欲不振、睡眠障碍,进一步可发展为忧郁症。对这类病人应主要采取心理治疗,详细解释十分必要。同时应及时治疗躯体疾病,否则精神异常难以消除。另外,应适当吃一些镇静剂。
老年期情绪障碍:特点是多伴随强烈的不安和焦虑;常常有顽固的疑病症状;多伴随有妄想症状;多伴随全身性躯体功能减退的症状;可伴随整体效率功能减退的症状。
情感性精神病:主要表现为忧郁症或躁狂症,前者多见,后者少见。总的来说与其他精神异常相比,这类病人还比较少见。其主要表现是情感淡漠,终日惶惑使病人莫衷一是,主意全无,食欲减迟,睡眠减少。
老年性精神分裂症:很少见,尤其在60岁以后首次发病者更少。此类精神病分为三种类型:①以往有分裂症,晚年仍保持有发作特点,但症状常减轻,当有诱因时,可加重。②晚发性分裂症,即60岁以后第一次出现精神症状,具有性感妄想,性感幻觉障碍,但发作时间短,妄想和幻觉常在晚间明显。③缓慢进行性连续型。发病日期很难确定,既往可能有神经症或类似人格变态的表现。一般来说,妄想在进入老年期以前便已形成,整个病程时间较漫长。
老年性抑郁症: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发现,与十几年前相比较,老人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增加了10倍以上。目前老年人口中,近二成患有抑郁症,与子女冲突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老人得不到家人子女适当的尊重与支持是郁卒的主因。另外,城市老人比乡村老人郁卒多1.5倍,女性老人比男性老人多两倍。而大部分老年抑郁症患者除了服用抗抑郁药物外,还需要家人子女的体恤与照顾。
总之,不管哪一型,其精神衰退的发展均比较快。所以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长寿影响因素:
l
l
l
l
l
l
l
l
l
十、常见的老年精神异常“信号”
1.
2.
3.
4.
★人生之最:
l
l
l
l
l
l
十一、老年人的焦虑症
焦虑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大类。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老人常突然感到内心紧张、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睡眠不稳、口干、心悸、脉搏加快、多汗、血压升高、潮热感、呼吸加快、大小便意增加。严重时,可以阵发性出现气喘、胸闷,有一种濒死感。并由此而产生妄想和幻觉,有时有轻度意识迷惘。慢性焦虑一般表现为平时比较敏感、易激怒,生活中稍有不如意的事就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会生闷气、发脾气等。
对老年人焦虑的防治,首先要帮助老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放松。如果焦虑过于严重时,应用抗焦虑药物,如利眠宁、多虑平等。
★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1.
2.
3.
4.
十二、老年抑郁症
3.精神活动障碍
4.意志行为障碍
★长寿老人心理特点:
l
l
l
l
l
l
l
十三、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患病率约占60岁人口的10%左右智力低下;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操作能力严重衰退;极度健忘,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情绪不稳定,焦虑不安;易发脾气;道德情感、审美感也衰退。
1.
2.
3.
4.
老年性痴呆的自我预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老年性痴呆的自我预测:
如有15~25种现象符合你的情况,将来患痴呆症的可能性就极高;
如有8~14种现象符合你的情况,也应及时引起重视了;
如仅1~7种现象可令你对号入座,那么,暂且放心,但也不能麻痹大意。
★心理养生观念:
l
l
l
l
十四、离退休综合症
是离退休前后老年人出现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异常反应,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行为方面。有20%—30%的人缺乏心理准备,20%的人有退休心理不适应现象,50%以上的人退休后不知道该做什么。
主要特点:无力感、无用感、无助感、无望感。
离退休综合症的预防:
1.
2.
3.
4.
5.
6.
7.
十五、老年人常有的心理问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针对老年人心理问题,家属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其调整,千万不可采取强硬措施或者放任不管。如果老年人心理问题突出,难以调整的话,不妨咨询心理咨询师,请求专科医生的帮助。
★养生之道:
l
l
l
l
十六、老年人心理老化表现
心理专家认为,老年人心理出现老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童心重要
l
l
l
l
l
★
心理年龄是指由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主观感受的老化程度,即主观感受年龄或社会心理年龄,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智能、情感及意志行为等综合因素。
附:心理年龄自评量表
评定项目 |
是 |
不定 |
否 |
健忘 说话变慢、啰嗦 常心烦、懒动 日益固执 做事缺乏持久性 喜欢回忆过去 常重复说过的话 愿意和老人在一起 愿意与别人拉家常 对生活兴趣变小 对青年穿着看不顺眼 经常做梦 睡眠减少 难以控制感情 见到不讲理的事感到气愤 不爱打扮自己 喜静不喜动 下决心马上就做 好凭老经验办事 对事情有探索精神 喜欢参加各种活动 好奇心强 有强烈的追求目标 时常感到孤独 爱看推理小说 喜看爱情小说或电影电视 阅读和书写速度变慢 集中精力感到困难 记忆力下降 十分注意自己身体变化 工作效率降低 晚上不如早晨和上午头脑清醒 合计: |
4 4 4 4 2 4 4 2 2 4 2 4 4 0 0 4 2 0 2 0 0 0 0 0 0 0 2 4 4 2 4 2 |
2 2 2 2 1 2 2 1 1 2 1 2 2 2 1 1 2 1 1 2 1 1 2 2 1 1 1 2 2 1 2 1 |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2 2 1 0 2 0 4 2 2 4 4 2 2 0 0 0 0 0 0 |
判断标准:
积分 |
0-29 |
30-49 |
50-64 |
65-74 |
75-80 |
>81 |
心理年龄(岁) |
20-29 |
30-39 |
40-49 |
50-59 |
60-65 |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