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药汤剂的服法
(2012-07-13 08:08:58)
标签:
育儿宋体中药服用人民健康健康 |
分类: 经营随笔、医院新闻 |
儿童中药汤剂的服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表睐中药,因为中药的作用明显,并且副作用较小,但是,喂药对父母和小宝宝们都是一个挑战,宝宝们不是哇哇大哭就是把药吐了。不过也难怪,有的中药太苦了,就是成年人喝着也难受。让宝宝乖乖喝中药要注意以下四点:
浓煎。儿童服中药要以“浓煎”为主。需要注意的是,“浓煎”可不等于“久煎”,因为久煎可能会造成部分中药失效或者增加副作用。浓煎方法为:将中药浸泡30分钟,然后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持续15分钟即可。然后将药汁倒出并根据儿童的年龄另用文火煎至所需用量即可(如果有经验的家长能直接煎出合适用量最好)。
一、 药量。药只要喝够量就行了,多喝对病情也没多大帮助。一般来讲,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服用的中药最好不要超过20毫升,并且服用时不计次数,以频服为主,一天只要大致均匀地把药喝完即可;1~3岁的宝宝可煎至约40毫升,分3次服用;3~6岁的小家伙儿相对就听话一点了,可将中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用;到了6岁以后家长就省心多了,分两次服用即可。
二、 加糖。中药加糖也是有窍门的,有小便黄、面赤、身热、便秘等症状的患儿多为热证,药物中最好不加糖。由于红糖味甘易生湿,因此尤其是舌苔厚腻的湿热患儿更不能加。患有寒证疾病的患儿药物中可加适量红糖,但白糖性寒,服之易加重病情,也不要加。
三、 生姜。如果剂量不大、加糖等方法还不能让宝宝喝下中药的话,生姜可来帮忙。妈妈们可在宝宝喝药前5分钟左右用一片新切的生姜擦涂患儿舌面,因为生姜具有止呕的作用。
儿童服用中药,采用温服为好,一般温度在 20℃~30℃之间为佳。宜采用少量多次喂服的方法。要注意避开喂奶和进食的时间半小时以上。一般选用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半小时,睡觉前分4次喂服为宜。对小婴儿可分多次代水频服,服完一日的剂量即可。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宝宝拒绝吃药就捏着鼻子灌,这样很容易呛到宝宝。此外,许多家长还喜欢把中药混入牛奶或果汁中服用,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因中药的成份复杂,遇到酸性物质、蛋白质、脂肪等,易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药物的吸收,故应尽量避免这一做法。
来自《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