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多重伤害的儿童期逆境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2年6月2日
高职高专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比较低,儿童期逆境作为影响青少年,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已经受到关注。儿童期逆境定义有不同,童年期创伤经历,童年虐待和创伤,童年期性虐待,儿童期不良经历等。生态学视角把个体看作是包容性和完整性的生态系统,从生态学角度去考察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中人的心理行为问题。儿童期逆境的定义:即个体18岁以前,所经历的来自家庭,社区,学校和社会环境中的不良事件,以及个体自身固有的对成长有着不良影响的特点,如躯体疾病等。
研究方法,采取半结构性深度访谈法。
遭受多重侵害的学生的新生儿儿童期逆境的种类及内容:一般侵害,包括钱物被偷,被人故意毁坏东西;躯体虐待,施虐者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亲戚,同伴,男朋友,表现为空手或使用棍棒等打;情感虐待,施虐者包括父母,兄弟姐妹,老师,主要表现是施虐者对受害人进行恐吓,当众侮辱,受害人觉得父母或家人希望自己没有出生;躯体虐待,表现看护人(主要是父母)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或因为工作,酗酒等原因忽视了自己的存在;情感忽视,主要表现是在家人之间,包括父母之间及父母与子女之间很冷漠,不关心,不理睬;看护人重男轻女,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提供情感支持;目击暴力,主要包括目睹别人被打,目睹车祸,谋杀,自杀,意外死亡等事件;性虐待,施虐者包括男朋友,同学(不是男朋友),陌生人,表现为非接触性性虐待(包括他人对自己暴力隐私部位,引诱或者迫使自己看性方面的担心,对自己讲色情故事)和接触性性虐待(包括强迫或自愿发生性行为,被触摸隐私部位,被引诱触摸他人隐私部位);家庭功能不良,包括家庭暴力(特别是父亲,继父对母亲实施的肉体伤害),父母酗酒,父母离异或者分居,父母兄弟姐妹或者比较亲近的亲戚朋友去世,遭遇车祸,患严重疾病,家庭贫困等;重大躯体疾病或遭受意外事故,比较严重的慢性或者先天性疾病,造成躯体伤害的车祸,事故等;学业表现不良或者转学,主要表现是学习成绩差,特别是中考,高考等重大考试成绩不理想,转学;
儿童期逆境对多重侵害学生的心理健康负面影响:自卑,表现为自我评价低;胆怯,表现为胆小,害怕;易激惹,表现为容易生气,激动,愤怒;社会交往障碍,表现为怕跟他人接触,不敢去人员密集的地方,与人交往时(特别是在大众场所),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不敢看别人眼睛,不敢看老师,没有朋友,不敢去人多地方;心境低落,表现为情绪低落,淡漠,沉默寡言;创伤后应激症状,表现为反复回忆或者梦到逆境事件,对事物是反应麻木,警觉性增高;行为问题,表现为吸烟,自伤,自杀等不良行为。
新生儿最常见的儿童期逆境是目击暴力69%,情感虐待53%,一般侵害49%,家庭功能不良49%,情感忽视47%。
报告最多的是儿童期逆境为目击暴力,目击亲人被非亲人打,目击他人打架并且自身曾经被打,目击死亡等影响比较大,受害人常常出现胆怯,软弱,自卑,高警觉,睡眠障碍。其他目击暴力如目击陌生人被打影响比较小。儿童期目击暴力逆境对受害人的影响程度可能与暴力的严重程度(战争影响巨大),目击频率,暴力事件受害人与个体的关系有关。即是目击事件越暴力,越频繁,自身曾为暴力受害人,目击自杀或者意外死亡等事故,可能对个体的影响比较大。
家庭功能不良,躯体虐待,情感虐待,躯体忽视,情感忽视等逆境,这些逆境的主要施加人为父母,其次为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儿童期家庭功能不良,如父母之间家庭暴力,家庭成员死亡和意外事故,家庭贫困等事件作为急性或者慢性发生的创伤事件,可能使受害人产生自卑,心境低落,创伤后应激症状。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很容易被父母打骂子女看成为教育问题,然而这种躯体或者情感虐待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行为,与虐待比较,儿童忽视是一种更常见,更隐蔽,更容易被忽视的现象,但是它对个体心理,身体造成的负性影响并不亚于虐待,值得重视。
除了父母外,同伴,老师也是躯体虐待,忽视,情感虐待,忽视的最大实施者,研究显示,同伴关系差的人,师生关系也差,差的同伴,师生关系引起比较严重的不良后果,如同伴亲密度差,对学习成绩不感兴趣,旷课,甚至辍学,同伴,师生关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
大约1/3的人遇到性虐待,女生比例高,并且性虐待对女生的不良影响大于男生。男生大多数是非接触性性虐待,常常是同伴引诱,出于好奇心造成的,后果不严重。女生容易遭受强奸等接触性性虐待。女生更容易遭受性虐待,儿童期性虐待与焦虑,抑郁,失眠,肥胖,自伤行为,攻击行为,低自尊,物质滥用,自杀尝试,性传播疾病有关,对受害人造成持续性终身心理和躯体不良影响。
学业不良和躯体疾病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与其他逆境相互关系。因为学业不良特别是中考,高考失败而自卑,甚至自杀意念,自杀行为。学业不良一方面导致父母实施躯体和情感的虐待和忽视,导致或者恶化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家庭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又可能影响个体的学业。长期患慢性疾病的青少年出现抑郁,社会退缩,攻击性行为,为日后的性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能产生影响,长期,慢性的躯体疾病可能引起父母的虐待和忽视行为,长期的受虐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成熟,加重躯体疾病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一般侵害占第二位,但是反映影响比较小,但是一般侵害可能存在潜在危害,如物品被他人故意毁坏可能破坏同伴关系,继而导致受害人容易遭受同伴实施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甚至躯体虐待。儿童期还有其他逆境,逆境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人体的身心健康,对儿童期逆境的全面关注,更好了解儿童期经历对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