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方式及灵活性与心理健康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2年5月14日
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个体在过去经验和当前期望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归因认知方式及由此产生的特有的归因倾向,即为归因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对自己的行为及别人的行为找原因,如何认知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成功和失败,对行为的结果进行什么样的归因,这些认知因素将直接影响个体的情绪,情感反应,甚至改变以后的行为。
国内外研究归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不少,而个体在面对不同应激事件时归因方式的变化程度却被大家忽视。Fersco提出归因灵活性的概念,即人们在特定的情境下灵活的对事件做出归因的能力,并且进行了相关研究。归因灵活性和归因方式相关,但是不同。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归因的灵活性低的个体抑郁水平比较高,归因灵活性与负性生活事件一起预测抑郁症状。
工具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价量表sd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乐观量表归因方式问卷asq,包括正性事件内外维度,正性事件持续维度,正性事件普遍维度,负性事件内外维度,负性事件持续维度,负性事件普遍维度。
结果显示,在对正性事件进行归因时,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正性事件普遍化,而对负性事件的归因,男生更倾向于认为由于自己的原因导致不好事件的发生。关于归因性别问题,研究结果差异比较大,认为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做出不适应的关于,即对负性事件做出内在,持续,普遍的关于。对正性事件做出外在,暂时,局部的归因。或者男生倾向于自我服务关于方式(正性事件的内在,持久,普遍的归因),女生是偏向于自我贬低归因方式(正性事件的外在,暂时,局部的归因)。可能与自信程度,个性特点有关。女性比男性表现更少自信心。男性善于吹嘘,自夸,有过高估计自己表现倾向,女性相对比较谦虚,倾向于低估自己其表现。面对负性事件的归因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不同的性别角色。男生常常被认为是更加勇敢,独立,具有支配性,攻击性。所以男生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可能表现更坚强,更勇敢去承担责任,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研究显示,男生的归因灵活性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在归因认知上更加灵活。
倾向于把正性事件归因于外在的,暂时的,把负性事件归因于内在的,持续的,普遍的个体会体验比较高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负性事件的内外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倾向于把正性事件原因归结于内在的,持久的,把负性事件归因外在的,暂时的个体会体验比较高的正性情绪,有比较高的乐观水平。这样的归因方式使个体有比较高的自我效能的体验,增加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归因灵活性与抑郁,焦虑情绪呈现负相关,与正性情绪,乐观度呈现正相关。灵活的心理反应能力可以增加人们对应激和负性事件的适应,死板固执的可以引起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心脏病,高血压,焦虑,情感和人格障碍。指导大学生在面对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在重视改变其不良归因的同时,也需要提高归因的灵活性。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