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时空
心理时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2,192
  • 关注人气:48,9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的感戴心理

(2012-05-10 10:46:46)
标签: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大学生的感戴心理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2510

   感戴又称感戴倾向,是指个体能够识别他人在其积极体验过程中所给予的恩惠或提供的帮助,并且能够带着感激之情对此做出反应的一种普遍化倾向。具有感戴倾向的个体在生活中具有满足感,易于对帮助自己的人赞赏和感激,善于享受简单的快乐。同时,感戴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它来源于他人的道德行为,又能激发和强化他人的道德行为。因此,感戴研究正发展成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的重要部分。已经有感戴的本质,感戴对心理健康,成就动机,学业成就,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归因方式是指个体对生活中的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于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解释。受惠者倾向于把他们的感戴归因于别人的内在动机,而不是职责或社会规范等外在因素。具有感戴倾向的人倾向于把他们的积极结果归因于他人的努力,而不具有感戴倾向的人似乎更倾向于把他们的成功和好运归因于他们自己的努力或者积极的人格特征,却把心理困难归因于外部因素。这意味着,感戴的产生与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密切关系。

   虽然感戴产生于一个人对积极结果所作的特殊归因,但这并不意味着具有感戴情绪的人不看重自己的主观努力,相反,他们能够扩宽自己的归因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就包括那些曾经帮助他们的人,他们能够认识到更多的曾经为他们的积极结果提供过帮助的人的功劳。当个体受到来自他人的恩惠,并且认识到这是给予者在有意帮助自己时,个体才可以体会到感戴。也就是说,对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的领悟程度是影响一个人在受到恩惠以后能否体验到感戴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领悟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期望和评价,是对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的信念,它与实际得到的社会支持不同。领悟能力强的人能迅速感受到社会支持并充分利用,从而产生正向的积极情感。领悟力弱的人则可能对社会支持视而不见,任由支持的流失。对社会支持的领悟程度有可能在积极归因对感戴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工具使用归因风格问卷asq12个情境,6个积极情境,6个消极情境。归因的3个维度,内外因,稳定性,普遍性。大学生感戴量表scsg,深度,广度,密度。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分领悟家庭支持,领悟朋友支持,领悟其他支持。

   结果显示,主动参与过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感戴水平高于未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是指具有志愿精神,能够主动承担社会主任而不关心报酬的人。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界定为:不以报酬为目的,主动志愿为社会提供服务,如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弱势群体帮扶,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行动,公益科普教育活动,献血,各类慈善募捐活动等。感戴可以激发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感戴激发的暂时思想行为情绪,可以促进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这些亲社会行为不仅指向他们的恩人,也可以指向他人。

   大学生的感戴倾向与积极归因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在积极归因对大学生感戴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与个体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当个体感受到的支持越多,其社交自尊水平就越高,越倾向于参与人际互动主。感戴倾向来源于他人的道德行为,而道德行为多是支持性行为,领悟社会支持能力比较高的人更可能将他人的任意行为解释为支持性的,而领悟社会支持能力比较低的人则将相同的他人行为解释为消极的(如汽车碰撞老人的行为就是这样)。领悟社会支持与感戴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显示,个体在青年时期的感戴与所得到的社会的,情感的,物质的各种好处有关。亲子关系,同伴支持,学校联结与感戴正相关,同伴拒绝与感戴负相关。归因方式对感戴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善于对事物做积极归因的 人,其感戴水平相对比较高。积极归因意味着个体能够将所收到的恩惠归因为稳定性,可控的以及内在的因素。如将别人的某次帮助,归因于他人心地善良,发自内心地努力想要帮助别人,而不是归因于某种外在因素,或随环境保护而变化的不稳定性因素,如凑巧,运气不错,社会规范的要求,或者某种企图等。在积极归因方式的引导下,个体倾向于认为人性本善,施恩者以后也会做出类似的善意行为,从而让个体很好地领悟社会支持,也扩展了人们的思想行为模式,构建和强化个体的人际关系,使个体感受到自己被所在的社会群体所接纳,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了感恩之情。相反,不能进行积极归因当然,会带着侥幸或者功利主义的心理去解读自己所收到的恩惠和得到的支持,对实际的社会支持视而不见,群感激之情和感恩意识便难以建立和提升。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