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与养生

(2012-04-11 09:51:56)
标签:

王琦

宋体

适应能力

形体

体质

健康

分类: 经营随笔、医院新闻

《健康教育大讲堂》讲稿选登(三)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与养生

南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陈硕

中医药学在两千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维护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被认为是中医至高境界的治未病,是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

治未病一词首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即: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提出的:夫治未病者,见之病,知传脾,当先实脾。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所制定的已病防变的措施。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包括四个层面:1、未病先防:指在没有疾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2、已病早治:指已经发病要及时治疗;3、既病防变:指已经发病要防止疾病进一步地发展和恶化;4、瘥后防复:指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

治未病的思想原则:1、道法自然,平衡阴阳;2、精神内守,病安从来;3、饮食调理,以资气血;4、强身健体,动静相宜;5、增强正气,规避邪气;6、早期诊治,防病传变。

中医治未病,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维护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的健康状态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疾病预防目的。中医治未病,要从具体的人出发,首先对其体质状态进行辨识,然后根据其体质特点权衡干预措施,通过中医中药的调整,使机体恢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及时调理偏颇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状态,从而实现治未病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琦教授带领的体质研究课题组,历时3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人的体质主要分为9种:1、平和质2、气虚质3、阳虚质4、阴虚质5、血瘀质6、痰湿质7、湿热质8、气郁质9、特禀质。隶属各种体质的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养生保健方案,将体质调整到最佳状态,来预防疾病发生。现将九种体质简述如下:

一、平和质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味觉正常,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食欲良好,大小便正常。

发病倾向:平时患病较少。

对外界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饮食:养生保健宜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首先要谨和五味,饮食不宜有偏嗜;再则,平和质的人还可酌量选食具有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以增强体质。这类食物有:粳米、薏苡仁、韭菜、甘薯、南瓜、核桃、龙眼、莲子、鸡、牛、羊等。

二、气虚质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容易呼吸短促,接不上气,喜欢安静,不喜欢说话,说话声音低弱,容易感冒,常出虚汗,经常感到疲乏无力。

发病倾向:平时体质虚弱,易患感冒;或发病后因抗病能力弱而难以痊愈;易患内脏下垂。

对外界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饮食: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牛肉、鸡肉、鲫鱼、鲤鱼、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生萝卜等。

三、阳虚质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总是手脚发凉,胃脘部总是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耐受不了冬天的寒冷,夏天耐受不了空调房间的冷气,喜欢安静,吃(喝)凉的东西总会感到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色清,量多。

发病倾向:易患水肿、痰饮、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饮食:多吃辛甘温的食物,如牛羊狗肉,葱、姜、蒜、花椒、胡椒等温性的佐料,鳝鱼、韭菜、洋葱、芹菜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寒性水果如西瓜、梨、苹果,水豆腐、青菜中苦味的菜如苦瓜、芥菜、苦麦菜、枸杞菜等,冬瓜、黄瓜、藕、凉茶、冷饮等。

四、阴虚质

形体特征:形体瘦长。

常见表现:经常感觉身体、脸上发热,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皮肤干燥,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常感到眼睛干涩,经常口干咽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心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从热化。

对外界适应能力:平时不耐受暑热、干燥,耐受冬季,不耐受夏季。

饮食:可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百合、牛奶、面食如包子、馒头、面条,枸杞、芝麻、阿胶等。少吃辣椒、狗肉、羊肉、葵花籽、姜葱蒜等温燥食物。

五、血瘀质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皮肤常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紫瘀斑(皮下出血),皮肤常干燥、粗糙,常常出现疼痛,面色晦黯或有色素沉着、黄褐色斑块,眼眶经常黯黑,眼睛经常有红丝(充血),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易烦,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癥瘕、痛证及血证等。

对外界适应能力:不耐受风邪、寒邪。

饮食:可多食黑豆、桃仁、海藻、海带、紫菜、萝卜、金橘、山楂、洋葱、香菇、木耳、葛根、魔芋、菠萝、菱角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白酒可少量饮用,醋可多吃,此外山楂粥、桃仁粥可适当食用。

六、痰湿质

形体特征: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出汗多粘腻,手足心潮湿多汗,常感到肢体酸困沉重、不轻松,面部经常有油腻感觉,口粘腻或甜,平时痰多,喜食肥甘厚腻。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对外界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环境适应能力差。

饮食:首重戒除肥甘厚味,应限制食盐的摄入,戒酒,且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应常吃一些具有健脾利湿、祛痰的食物:芥菜、韭菜、大头菜、香椿、辣椒、大蒜、葱、生姜、木瓜、白萝卜、洋葱、白果、扁豆、红小豆、蚕豆、包菜、山药、薏米、牛肉、羊肉、狗肉、鸡肉、杏子、荔枝、樱桃、槟榔、佛手等。

七、湿热质

形体特征: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粉刺、疮疖,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经常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平素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对外界适应能力: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

饮食:可多吃白萝卜,马蹄,白菜、绿豆、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丝瓜、薏米、带心莲子、莲藕、红小豆等清凉利水食物。忌食辛温燥烈、味厚、脂多、油腻、甘甜的食物如辣椒、荔枝、芒果、动物内脏、奶油等。湿热体质者应戒除烟酒,酒伤肝胆脾胃,容易生湿热

八、气郁质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易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易受到惊吓,常感到乳房及两胁部胀痛,常有胸闷的感觉,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容易心慌、心跳快,喉部经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容易失眠。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

对外界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

饮食:选用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苦瓜、萝卜、洋葱、菊花、玫瑰等。气郁体质者应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等,不可多食生冷寒凉之品

九、特禀质

形体特征:无特殊。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即使不是感冒也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过敏,皮肤常因过敏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皮肤常一抓就红,并出现抓痕。

发病倾向:易患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

对外界适应能力:适应力差,如过敏体质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饮食: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海鲜、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此外,此类人应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室内装修后不宜立即搬进居住。不宜养宠物,起居应有规律,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避免情绪紧张。不宜养宠物,起居应有规律,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避免情绪紧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