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内隐人格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2年2月14日
智力的内隐理论研究关注人们对自身智力的感知和理解。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会关注自身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从而逐步形成智力内隐人格观。儿童的智力内隐观与自尊、目标、学习密切相关,会影响其各方面的发展。智力内隐人格观可以预测儿童的无助感、兴趣、学习目标、学习业绩。
Dweck的单维理论认为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内隐人格观:固存观和增长观,并且把固存观和增长观视为一个维度的两极,用单维量表分数的高低来判断是否存在固存观或者增长观,并且认为固存观是不良的。Ziegler认为,对自己能力的固存观和增长观本身并不会引起负面影响,只有当认为自身能力有问题时,固存观才会导致负面影响。如果个体表现出高能力,固存观就会产生正面影响,个体认为现在拥有的能力不会消失,这被认为是智力的稳定信念;只有当面对自身能力的不足时,增长观才有正面作用,个体认为可以通过某些方式完善自身不足,这被称为智力的可变信念。智力的稳定信念和可变信念,及相互作用,对自信,动机,学业成绩的预测更强。Ziegler的智力内隐人格量表ipt,广泛使用。
智力内隐人格量表
(以下问题是关于你对学校的看法,请选择最能代表你想法的项目)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完全同意,基本同意,同意,完全赞同;1-6分
1、
我在学校学会的东西,以后都不会被忘记;
2、
有时候我之前会做的事,在学校我却不会了;
3、
我在学校学到的所有东西,但有可能被忘记;
4、
如果某些事我在学校学会了,将来我也一定能做对;
5、
我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永远不会忘记;
6、
某件事我在学校完成了,就说明我有能力完成,将来也一直能;
7、
我可以提高我在学校的成绩;
8、
我可以凭自己的力量提高在学校的成绩;
9、
学校新的东西或者提高成绩,对我来说很难;
10、
我在学校可以学校很多新的东西;
11、
我会做说明,并不是一直不变的,我可以为此学校并且提高我的成绩;
12、
某些我在学校不会的事,我无法改变。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