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时空
心理时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2,192
  • 关注人气:48,9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业拖延的心理应对

(2011-12-30 11:00:28)
标签:

宋体

拖延

干预

学习

学业

校园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学业拖延的心理应对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1230

   拖延是个体即使能意识到拖延的负性后果,个体仍然主观地、有意识地延迟或回避为实现某个目标所必须的行为。拖延包括:行为意向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差距;不良的行为表现;心境的变化。学业拖延是常见类型。学业拖延是即使会带来负性后果,个体仍然自愿地延迟完成那些需要在固定时间里完成的学习任务。拖延对个体心身健康带来负性影响:当时间逼近任务期限时,拖延者的焦虑、抑郁水平都高于非拖延者,并且拖延者的学业成绩也低于非拖延者。

   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来访者是以拖延为主诉求助的,51%的大学生存在拖延现象,15%的大学生拖延现象严重,61%的大学生有改变拖延的愿望。拖延的原因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与拖延密切相关的因素,是指个体对自己具有成功达到某项任务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与拖延存在负相关。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主动使用学习策略,自我检查,有需要时自我修正,抗拒诱惑,完成作业,参加课堂学习能力的信念。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对拖延倾向有预测力,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的改善有助于改变学业拖延状况。

   对拖延的干预以个体干预,团体干预。干预的思路是:加强个体的时间管理,规划,通过学习、奖励机制改善个体的拖延;针对拖延者对自己要表现完美的苛刻要求等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认知干预。本研究以改善个体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作为拖延干预的切入点,通过提高个体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让个体积极行使自我调节行为,改变其拖延状况。团体干预能够提高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团体干预后个体的拖延时间量、拖延倾向有下降,团体干预后个体拖延对学习成绩影响下降。

   研究对象是排除beck抑郁问卷超过25分,改变动机不强的,每天拖延时间超过2小时的,并且认为拖延对学业产生影响的。工具使用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量表sesrlstuckman拖延量表tpsbeck抑郁问卷bdi,拖延时间表(每天因为拖延浪费了多少时间),拖延对学业表现的影响。

   干预的方法:进行6次团体干预,连续3周,每周2次,每次2小时。主要干预者是临床心理学研究生,接受过团体辅导的培训,3年个体心理咨询经验,多次带来团体,另外一个辅助者。使用短程聚焦疗法及认知疗法,短程聚焦疗法关注对于问题的解决,强调个体对拥有解决问题的潜力及资源,调动个体积极性,跳出局限于问题的思考框架,以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及自己具有的解决问题资源。共同探讨拖延行为的功能性,通过问题重构及讨论来改变他们对拖延的病态看法,并且使用“例外询问”等技巧,让个体回忆并且分享过去高效学习,工作的经验,分享自己使用过的提高效率、时间管理等自我调节技巧。通过这些活动,重新看待自己现在已经拥有的自我调节能力。小组互动中彼此鼓励肯定,互相学习借鉴,进一步提高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拖延者常常有不合理的信念,帮助个体识别自己在出现拖延行为时具有的不合理信念,如“我只有在状态好的时候才能做事”,并且通过团体讨论,产生新的,更具有适应性的想法,如“状态不好不等于我不能做事”。具体干预方案:

一、有缘相识。活动目标是团体建设;问题重构,打破个体聚焦拖延坏处的思考框架,引导个体思考拖延的功能及自己的自我调节力。活动内容是大树松鼠大风吹10分钟,自我介绍20分钟,团体建立40分钟,拖延面面观45分钟。

二、另眼相看。活动目标是认识拖延对自己生活功能,问题重构;识别自己拖延时的不合理信念,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成员对于拖延行为的掌控力,提高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活动内容是三多足少10分钟,画中见分晓55分钟,我们曾这么走过55分钟。

三、出谋划策。活动目标是资源取向思维,引导成员关注自己拥有的克服拖延资源;组织成员互相借鉴,彼此肯定,提高个体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活动内容是信任圈20分钟,淘宝100分钟。

四、携手同行。活动目标是成员分享克服拖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彼此鼓励,支持,协助彼此完成计划。活动内容是背靠背10分钟,爱心链110分钟。

五、人生线。活动目标是帮助个体重新审视、澄清现状及人生长期计划,从而更好地自我调节,规划行为达到目标。活动内容是拍三10分钟,人生线110分钟。

六、扬帆起航。活动目标是回顾小组活动,强调个体拥有的资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成员获得的成果,以提高个体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团体结束。活动内容是抢椅子10分钟,神秘朋友20分钟,优点轰炸70分钟,告别20分钟。

   结果显示,采用了与过去对拖延者干预的不同策略,以提高拖延者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为主的方式对拖延者进行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经过干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明显提高,并且在活动结束以后3周后仍然能够保持。经过团体干预后,个体每天拖延时间降低,3周以后效果显著稳定。干预以后的拖延对学业影响下降。个体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对拖延时间量有独特的影响,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越高,个体实际拖延时间越低。

   同时个体对拖延后果的评估也明显下降。因为团体心理干预改善了个体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拖延行为随之降低,因为拖延带来的不良后果减少,有助于打破拖延行为与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交互影响的恶性循环;通过团体干预,个体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获得提高,通过影响个体的学习效能感,对个体目标的设立,及最后学习成绩产生了某种影响;通过改变个体与拖延相关的不良认知,使个体改变了对拖延的认识,过去个体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的无助的受害者位置,认为自己对拖延问题无能为力,认为拖延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产生了巨大影响,团体活动中,重新建构问题,共同讨论拖延者他们生活中的功能性作用,包括把行为的不良后果做一个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在讨论例外情况的时候,成员发现自己过去有大量不拖延的时候,这打破了过去他们认为自己无能为力的认识。

   不同时间点个体的拖延情况不同,个体在考试前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会急剧上升,拖延情况会获得改善。为了尽可能降低测量时间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尽可能避免期末等特殊时间点,排除了因为个体随着时间产生的自然变化。因此干预对象对拖延客观行为,拖延后果评定产生了显著变化,说明作用不是自然变化,而是干预效果。本研究是结构式团体干预对于团体带领者及参与者有一定要求。团体参与者需要避免存在严重的人格障碍及严重抑郁症,避免对团体动力产生负面影响。团体带领者需要有带领团体的经验,需要注意对团体气氛的把握,避免过度介入,打击成员积极性,同时要适度引导团体成员思考,帮助他们重构问题,寻找资源,并且引导成员之间互相学习,肯定。由于拖延者的特质,团体带领者需要注意迟到,活动超时问题。参与关于的个体需要比较强的动机,初期对团体规则讨论,及良好团体气氛都有助于缓解这些问题。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