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咨询的研究★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年12月26日
网络心理咨询是一种新兴的心理咨询方式,是指当咨询师由于分隔两地或身处远方的当事人运用电子通讯方式在网络上沟通时,所从事的专业咨询与资讯提供的实务工作。网络心理咨询已经突破了传统面对面心理咨询的时间空间局限,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网络咨询服务的应用与相关研究仍然以电子邮件与聊天室界面或即时聊天工具为主,其中又以全球信息网聊天室或即时聊天工具为界面进行网络咨询服务更为普遍。然而网络心理咨询自身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又处在刚刚兴起的阶段,因此,如何提高网络心理咨询的规范性,专业性和有效性,也成为实务工作者及研究者所致力探讨的问题。
传统面对面的咨询中,咨询关系是公认的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之一,不同流派都格外重视它在改变过程中的价值。咨询关系是一种存在于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够给予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它应具备平等,信任,安全,开放的特征。正式提出咨询关系对心理治疗的决定性作用是罗杰斯,他在1957年的《治疗性人格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阐述了咨询关系的重要作用。
关于咨询关系的研究开始于咨询关系的重要性上,研究发现,从咨询中获益及过早结束等问题确实与是否建立良好咨询关系有一定联系。与治疗效果有关的3个因素是:促进条件(共情、积极关注、真诚);移情和反移情;工作联盟(治疗师与求助者积极地朝着特定目标和结果共同努力的感觉)。助人关系中核心的治疗充分必要条件,即真诚一致,共情理解,积极关注。及如果建立咨询关系。
目前关于网络心理咨询的研究集中于伦理问题,理论模式,实践技术等。考察咨询过程,咨询关系的不多。Stiles认为面对面中来访者体验水平更积极,cook认为网络咨询同样可以建立积极的工作联盟。不可否认专业咨询关系是网络心理咨询产生效果的重要关键。因为网络的隐匿性,非言语信息的缺失,专业设置容易变更的特点,使网络心理咨询的关系建立,面临新的挑战和难题。如何在网络心理咨询中建立积极有效的咨询关系值得所有网络心理咨询工作者反思。即时文字网络心理咨询是网络心理咨询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求助者和咨询师同时在线,在聊天室或者通过聊天软件进行文字交谈,不涉及声音和视频图像的咨询方式。
网络心理咨询关系的外部特征。咨询师的网络昵称有英文,中文的,有代表心情,代表师生关系的。来访者的网络昵称也是千姿百态,都没有使用真实姓名,并且在咨询关系中有时候更换昵称,他们的昵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性格特点和当时心态,反映了交流双方的关系,对咨询的态度。文字形式,会使用不同字号,颜色,字体的文字进行交流。字体特别大,或者特别小。颜色特别重,或者特别淡,都是有一种不协调和咨询关系不平等的感觉。图片使用在咨询中不同程度使用,有的人使用一种图片,有的人使用不同图片。在聊天中都使用表情库来表达情绪感受,来访者表情图使用明显多于咨询师,咨询师回答表示理解。咨询师会使用关怀图片。
网络心理咨询关系的内隐表现。来访者表达情感的深度,如敢于表达对亲子关系的负性情感。咨询师的自我开放程度及温暖表达,因为网络心理咨询缺乏真实的接触,所以一些咨询师会主动在咨询过程中更多开放自己,如更个人化的自我介绍。由于缺乏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咨询师会使用语言更具有形象化的关注和关怀,如很想给你一个纸巾。移情与反移情,来访者和咨询师更直接通过文字表达对方的情绪感受。
网络心理咨询咨询关系发展变化的表现特征。表示咨询关系正向发展的现象:双方字体颜色逐渐协调;笔误更正频率随咨询关系深入有下降趋势,能够理解就不需要更正,如果在后期有更正,说明咨询关系还是不够放松安全;双方更多真诚回应,咨询师不再在职业面具后面,来访者也意愿更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说明咨询关系负向发展或者出现危机的现象,经常忘记或者频繁更改咨询时间,出现阻抗;专注度下降,利用电脑做咨询以外的事情,如浏览网页,多人聊天,甚至离开电脑;更换生疏隔离,缺乏情感的昵称,去个性化的昵称把自己包裹起来。
网络心理咨询与面对面心理咨询在咨询形式上有不同,但是面对面心理咨询中良好心理咨询关系应具备的特征在网络上也是同样存在的。网络心理咨询师需要结合网络心理咨询的特点,做到平等,信任,安全,开放,努力建立一种真诚,积极关注,共情的咨询环境,有利于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咨询关系受到网络心理咨询的外部特征的影响,如网络昵称,字体,文字颜色,图片等,因此对这些外部特征的关注和使用特别重要。网络昵称有许多象征性意义,可能是双方自我心态的表达,是咨询关系的呈现,这些需要咨询师有足够的敏感度去体会理解,并且在适当时候直接探讨这些网络昵称的意义。既可以表达对来访者的关注,也是了解来访者契机,同时也可以促进咨询关系的正向发展。当然咨询师使用亲切或者中性的网名也会增加亲切感。从常识角度看,非言语及现场线索缺乏的网络心理咨询对许多实践者来说,包括了一种暗淡的,缺少生机的工作联盟。Murphy认为,只要我们有一些想象力,同时来访者和咨询师能够学习使用一些在线工作的技巧,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使用表情图,换字体等,可以打破干巴巴,冷冰冰的咨询气氛。通过这些支持性非言语行为向来访者传达温暖,共情性回应。
咨询关系与来访者情感表达的深度,咨询师的自我开放等表现有关。Collie认为网络心理咨询应该更多强调咨询师真诚地分享他们内在的想法和感受。无论是言语还是非言语信息,总是让来访者随时随地意识到自己的关注,让来访者知道自己正以一种接受的态度倾听他们。网络心理咨询因为无法使用目光,身体姿势等非言语给予支持,因此咨询师需要更积极主动回应,包括更多的自我开放,温暖的语言表达。如自我介绍,图片恰当使用,理解的方式主动提及来访者担心咨询师的厌倦,及对咨询效果怀疑的状况,开放地讨论自己的感受,使咨询关系更加稳定,咨询更加深入。
对使咨询关系负向发展的情况,如来访者的多任务操作,频繁更换和忘记咨询时间,咨询师需要足够重视。咨询师首先要做到自己对咨询设置的遵守,如守约,咨询时不受其他事情干扰,这样准时赴约,保持设置稳定的行为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承诺感的具体表现,是对来访者积极关注的直接表达。
网络心理咨询与面对面心理咨询比较,移情和反移情更加强烈。网络的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来访者的安全感,没有了面对面的压力,咨询双方都表现出比较少的防御,表达情感会更加直接,措辞有时候会非常激烈。人的问题,其实很多是关系问题,而关系的问题总会在治疗中的此时此地表现出来。网络的空间距离和隐匿状态一方面使来访者有一定的人际安全感,同时对不能满足人际需求的咨询关系也体验深刻,在没有面对面的压力情况下更容易表达出来。如果咨询师不能及时有效地理解移情并且利用其理解来访者的困扰,会对咨询关系具有很大破坏作用,严重时直接导致咨询的中断。因此,网络心理咨询工作要求咨询师能够敏锐地觉察到移情反移情的发生,妥善地进行处理。利用移情和反移情作为理解来访者困扰的资源,帮助咨询师进行个案概念化工作,同时对咨询关系进行修通。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