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心理卫生研究所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一般情况介绍
(历史资料公布一)
一、成立时间。
1992年5月8日正式成立。
二、机构设置。研究所设有:交通心理卫生研究室、东方文化保健研究室、心身疾病研究室、心理实验室等。专科医院设有:心理科、心理康复科、心理咨询室、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门诊部、脑电图脑地形图室、心理测验室、生物反馈室、运动治疗室、理疗室、音乐治疗室、阅读治疗室、书画治疗室、园艺治疗室等。心理测验室有586电脑1台,心理测验方法有:1、症状自评量表
scl-90;2、爱森克人格问卷EPQ;3、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4、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5、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6、大学生人格问卷;7、加州心理测验;8、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9、康奈尔健康问卷;10、焦虑自评量表SAS;11、抑郁自评量表SDS;12、情绪稳定性测验;13、瑟斯通性格测验;14、气质类型测验;15、瑞文标准推理测验;16、心理健康调查表;17、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18、自我概念问卷;19、考试焦虑测验;20、状态-特质焦虑量表;21、韦氏成人、儿童、幼儿智力测验;22、洛夏测验;23、注意力分配试验;24、记忆力测验;25、强迫自评量表;26、恐怖自评量表等。
三、人员情况。开设病床90
张,心理医生12人,心理护士20人。培训30人次。聘请的研究所顾问有:卫生部前部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顾问钱信忠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陈学诗教授,北京医科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彭瑞聪教授,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沈渔屯教授,北京大学心理系主任陈仲庚教授。研究所聘请的客座教授有:美国著名临终关怀心理卫生专家莱尔教授,德国家庭心理治疗学家佩塞斯基安教授。研究所聘请的特约研究员有: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许又新教授,南京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专家于镰教授,湖南医科大学杨德森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主任李振涛教授,咸阳师专心理教研室主任刘饶教授,北京安定医院森田疗法病房主任温泉润教授,四川成都口语病医院院长王伟主任医师。大连港务局心理室为副研究员。特约信息员400人。
四、工作统计。住院2300
人次 ,门诊20000 人次。信件咨询 30000 人次。 电话咨询
50000 人次。治疗有效率 94.5% ,治愈率
84.3%。医疗事故为0。
建立了“168”,“966”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热线电话(0792-8902069)24小时服务承诺。
五、住院病友。
1、年龄分布。0-10岁
0.5%。10-20岁
19.8%。20-30岁38.3%。30-40岁
16.4%。40-50岁8.4%。50-
岁 12.4%。
2、性别分布:男性
62.3%。女性
37.7%。
3、职业分布:干部45.9%。工人
36.9%。学生 10.6%。农民
3.7%。
4、住院天数:<10天4.5%。<20天17.9%。<30
天17.2%,<40天14.8%,<50天12.7%,<60天9.2%,<70天8.7%,>70天11.3%。
六、经济效益。1992年收入6万元,1993年9万元,1994年17万元,1995年27万元,1996年43万元,1997年50万元。
七、病友地区分布。安徽,湖北,江西,福建,新疆,河南,河北,浙江,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吉林,四川,宁夏,广东,内蒙,广西,黑龙江,辽宁,青海,山东等。
八、报道情况。《青年心理咨询杂志》、《中国交通报》、江西电视台、九江电视台(5次)、九江有线电视台(3次)、九江人民广播电台(5次)、湖北人民广播电台。
1、《心理卫生通讯》1992,2。3版“庐山心理卫生研究所近期成立”,“关于成立庐山心理卫生研究所文件摘录”,“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交通分会文件”。
1997,3期,“庐山心理卫生研究所会议纪要”吴剑。1997,4期“庐山心理卫生研究所和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五周年院庆活动”吴剑报道。1998,3,“庐山心理卫生研究所、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吴剑报道。
2、《长江航运报》1993,5,22。3版“让更多心理患者康复”,“用爱心滋润干涸的心田”,“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疾病治疗及保健”,“临床,教学,科研,旅游一体化”。-庆祝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成立1周年。《长江航运报》1996,10,11。3版“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向社会作出免费咨询的承诺”。
1997,1,7。3版“抹去心灵尘埃的人-庐山心理医院医生吴剑”记者谢建刚。1997,1,10。1版“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淡季不淡”。
1997,6,6。3版“治疗与咨询并举,服务与科研结合-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成立五年成绩斐然”,记者赵勇。10,28。2版“治疗心疾,社会闻名”,吴剑。1998,4,7。四版,“开发心理卫生相关产业”吴剑。1998,7“下岗再就业需要重视心理学”吴剑
3,《长江旅游》1994,7,28。“东方文化渊源流长,心理咨询妙手回春-长江海外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为旅游者提供东方文化心理保健”。
1996,12,15。3版“心灵的港湾”。
1997,4,12。2版“营造‘心灵的港湾’”夏棋。1997,5,15。4版“世纪呼唤,心灵之声”吴剑。1998,5,15,第三版,“让绿树更加苍翠,阳光更加温暖-记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护士易凤友”李翠兰。“青年志愿在行动”刘芳。
4、《旅游导报》9197,5,9。4版“心灵的港湾”,记者谢建刚。
5、《中国河运报》1994,8,23。3版“心灵的港湾-记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记者家华。
6、《长江日报》1993,12,7。6版“恐惧洗澡,不思饮食-心理营养缺乏”,吴剑。1994,8,18。“给夫妻一个小天地-让宝宝独睡”,吴剑。
7、《新青年报》1994,6,30。“当代知识青年的心理危机”。
1994,7,20。“莫要杞人忧天-谈焦虑症”吴剑。“昂起羞红的脸”,吴剑。1995,2,21。“三人之行必有我师”,吴剑。
8、《浔阳晚报》1997,2,28。2版“形形色色的心理障碍患者”,记者许声龙。
9、《九江日报》1995,6,12。“打破铁窗铁门模式,突出家庭颐养特点-庐山心理卫生研究所治疗取得好效果”记者王若冰。1997,3,10。2版“心灵的港湾-记庐山心理卫生专医院”,记者宋小勇。“如何摆脱抑郁心理”。“如何纠正多疑和偏执”。“话说歇斯底里”。
1998,5,20,第3版,“成长,成人,成才-和青春期学生谈心理卫生”吴剑。1998,6“打开心在千千结-记心理医生吴剑”赵青。
10、《家庭医生报》。1995,6,12。“突出特色,兼收并蓄,服务临床-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成为患者的心灵港湾”。
1995,10,2。“爷爷的过失-陆医生手记”,吴剑。97,7,28。4版“自言自语也是一种疗法”吴剑。1997,8,18。4版,“怎样保持良好的情绪”,吴剑。1998,1,5。14版。“断然戒烟法-使你梦想成真”吴剑。1998,3。11版,“心身疾患的种类”吴剑。1998,5,4,11版“精神障碍的诱发因素”吴剑。1998,6,22,14版“走近心理医生”(有吴剑的照片)黄国华。2000,5,1版“精神疾病时代真的要来吗?-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院长吴剑”记者黄国华。
11、《中国青年报》-“来自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的启示系列报道”。
1996,8,23。5版“家庭,注意你的养育方式”。
1996,8,30。5版“个人,作自己的心理大夫”。
1996,9,6。5版“青春热线”“社会,心理疾病重在预防”,记者李玲。
12、《中国妇女报》1997,4,7。2版“心理健康更需关注-来自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的调查”记者孔庆云。
13、《江西日报》星期刊9197,5,30。3版“心理卫生,健康新概念”。
14、江西人民广播电台1997,5,9。早间联播“心理健康更需关注”。
15、《上饶广播电视报》1995,8,16。“谈谈心理健康”吴剑。1995,9,13。“注意儿童心理卫生”,吴剑。1995,11,22。“学生上课如何聚精会神”,吴剑。1997,10,1。“走出失落的阴影”吴剑。
16、《经济参考报》1997,6,1。2版“心理卫生,健康新概念”,记者刘菁。
17、《湖北钢丝报》1994,9,8。“自我心理保健”,“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吴剑。
18、《武汉晚报》1997,6,2。7版“顺应自然的森田疗法”。
21、《经济信息报》1997,5,28。4版“关注你的心理健康”,晓林。1997,8,20,4版“健康,意味着什么?”,吴剑。
22、《健康报》周末版,1997,8,23,1版“琴棋书画疗心疾”—访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记者孟晓捷。1998,11,3,2版“给精神病院一个公平”吴剑。
23、《中国日报》(英文)1997,7,26。2版,“关注心理健康”,记者刘菁。
23、《南通日报》1997,8,20。3版,“中国人的健康概念悄然转变”。
24、《中国中医药报》1997,8,8。(未见原文)。
25、九江电视台,新闻,在九江师范进行心理卫生讲座,1998,3,28。
26、98,7江西卫星电视“抚慰心灵-记心理医生吴剑”
九、服务情况。开展义务心理咨询10次,服务1500人,分发宣传资料10000份。为4所大中专院校进行心理卫生讲座6次,服务2400人。
十、科研情况。1、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函授大学江西辅导站”,举办1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面授班,1期中学教师高效率学习方法和中学生心理卫生培训班。建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森田疗法治疗中心(庐山)”。2、完成了《长江船舶驾驶员心理素质与航行安全的关系研究课题》,并获得交通部科研成果奖。发表论文14篇。3、研究开发制造了“zy-za”型智能音乐治疗仪。
十一、教学情况。完成新疆石河子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科医生的进修,南昌各一人。建立了“江西师范大学心理系研究生实习基地”,完成5批20名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为九江医专完成3次120人次的临床见习任务。。
十二、社会影响。五年来心理患者赠送锦旗50面,电视点歌4次,五年为病人做好人好事5000多件。医院准备进行心理医生青年志愿者长江行和京九行活动。1次被评为长航集团先进集体,被集团公司评为“青年文明号”。2次评为长江轮船海外旅游总公司先进集体,5次评为院先进集体。1人被评为交通部海员工会先进个人,数人被评为集团和海司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九江市优秀护士。30多人次被评为院先进个人。
庐山心理卫生研究所
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
1998年10月18日
加载中,请稍候......